Category: Upcoming Exhibition

菌丝与尘土:弥漫的故事

2024.03.15 –2024.05.19

艺术家

马丁·豪斯(Martin Howse)

地点: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1号楼2层

展览参观信息:

周三-周日 11:00-18:00(17:30停止入场)

免费入场

项目支持: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AKuB)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荣幸呈现CAC项目空间第四期“菌丝与尘土:弥漫的故事”,展出艺术家马丁·豪斯(Martin Howse)作品。本次展览将于2024年3月15日开幕,持续展出至2024年5月19日。
深入土壤与火山坑洞,我们将从微观宇宙(micro-cosmos)的视角一窥跨越以太的震动。

通过观察到射电望远镜的阵列与毒蝇伞菇(Amanita Muscaria)的辐射式环状生长存在着相似之处,豪斯开启了《无线电菌丝体阵列》(Radio Mycelium Array)项目,尝试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与菌丝网络之间进行一场跨孢子与信号的连结。以动物磁力学、遥感生物传感以及星际通信捕捉方面的前人探索为基础,豪斯探索了非人类实体如何扮演探测器与精神向导的角色,激发扩散式的替代性想象。在《无线电菌丝体阵列》中,灵芝成为接收宇宙信号的天线,在蕈圈中接收来自同一天体的无线电波,组合成一副更大的电磁宇宙视图。在这个语境中,菌丝网络不仅是咀嚼污染物与死亡的分解者,纠缠着跨物种共生的智慧,更是蔓延在土壤中的皮肤,传导着起伏的无线电位信号,调理着精神化学的新陈代谢。《无线电菌丝体阵列》的菌菇装置缓慢地对地质进行编码,不仅网罗着根系的絮语,也记录着光子交换(photonic exchanges)的吟唱。星辰与孢子以这样富有想象力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辐射出一个新的磁场,并重新编码这一场域的心理-地理-物理。

 

马丁·豪斯,《无线电菌丝体阵列》,2017 ©艺术家

展览在《无线电菌丝体阵列》的基础上向两个方向进行了延伸。作品VOIDT是一场地下表演的双屏影像,纪录了豪斯在特内里费岛(Tenerife)一个空旷火山洞内的环形行走。当宇宙射线穿过大气层时,会产生大量新的亚原子粒子,而μ介子(muons)就是其中之一。μ介子无处不在且以近光速穿梭身体与物体,这一特质为科研工作中了解看不见的材料和尺寸提供了一种观察手段,如通过测量小范围内的μ介子入射率,便可了解探测器上方或一侧结构的材料性质和密度,这一方法也被称为μ介子射线照相术(muography或μography)。利用这一方法,艺术家赤脚走入火山洞,通过μ介子进行书写。每当宇宙射线撞击移动设备时,就会有少量的火山沙沉积下来。地质景观的实时演变是一场缓慢的过程,带有“中间”意味的μ介子是悬浮在火山坑洞之中的深渊,如蒂莫西·莫顿(Timothy Morton)在《庞大之物》(Hyperobjects)中所提到的,这种“之间”并不在时空中——它本身就是时空。人们可以通过μ介子所提供的中间状态观察临时信号中的深时结构,感知不可见的空隙物质(void material)。

 

马丁·豪斯,VOIDT,2022 ©艺术家

除了现场展示的作品之外,CAC还尝试以多样的公共项目活动探索恒星身体(astral bodies)的审美意义,号召观众共同进行身体力行的实验,学习金属在人类身体环境中沉积以及提炼的科学特性,及其所关联的当代技术文化蕴意。
豪斯的实践探索了地理拓扑环境对于个体心理方面的影响,身体也被视为末日最终的生态学,成为土壤、行星的一部分。在他的创作中,菌类与地质本身就是动态的物质,并且与计算机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矿物与地质时间被纳入庞大的当代基建系统的今天,地质层及其无机构件早已循环进入每一个生命体中。“生理-地理-共生体”并非是关于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道德劝诫,当常态在各类紧急事件频发的时代中后撤,它是一个变得愈发显露的现实。
< 关于艺术家 >
 
马丁·豪斯(Martin Howse)以艺术为方式,探索地球(地球物理现象)、软件与人类心理(心理地理物理学)之间的联系。通过(在过程驱动的表演、实验室、行走和研讨会中)构建实验性的状况、实质的艺术作品和文本,马丁·豪斯探索了物质或材料与执行或协议之间的丰富关联,挖掘世间关于可见性和隐藏的议题。

1998年至2005年,他担任软件表演小组ap的总监;ap善于运用电子废料进行创作,也是早期将数字故障作为创作方法的开拓者。2007年至2009年,他在柏林主定期举办了一系列工作坊、微型驻留和沙龙。他曾创作并参与过的项目与实践包括展览The Crystal World(“水晶世界”)、心理地理物理学峰会、艺术项目Earthboot(“地球启动装置”)、Sketches towards an Earth Computer(“地球计算机草图”)与Dissolutions(“溶解”)。在过往十年间,他开展了众多开放式实验室风格的项目,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表演、发表文章、演讲以及展出作品。与此同时,他创建了以皮肤驱动的音频占卜噪声模块The Dark Interpreter(“黑暗转译者”)与ERD模块合成器系列。

 

目支持

 

                                                                       
                                                                          “生理-地理-共生体”系列项目
                                                                                         项目构思:张尕
                                                                                         策展人:毕昕,曹佳敏
                                                                                         展览制作:曹达旭
                                                                                         平面设计:PAGE OF

 

 

​人工智能的兑现:卑弃

2021.07.03 – 10.17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艺术家:

索非安·奥德里 & 伊什特万·康特(又名蒙笛·坎茨恩)(Sofian Audry & Istvan Kantor a.k.a. Monty Cantsin)、贺子珂、劳伦·李·麦卡锡(Lauren Lee McCarthy)、凯西·雷亚斯 & 杨·圣沃纳(Casey Reas & Jan St. Werner)、戴文·荣伯格 & 凯特(Devin Ronneberg & Kite )、Tonoptik

 

策展人: 

张尕

 

主办: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开幕活动

2021.07.03 (周六)

 

表演《劳伦(LAUREN)》

13:00 – 15:00

*更多信息即将发布!

 

策展人&艺术家座谈

15:00 – 16:00

 

参观信息

周三-周日 11:00-18:00

门票:30元(每周三免费)

*开幕当日免费开放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将于2021年7月3日呈现展览“人工智能的兑现:卑弃”(AI Delivered:The Abject)。该展览是“人工智能的兑现”策展框架的第一部分。“人工智能的兑现:卑弃”呈现了来自艺术家/艺术组合索非安·奥德里(Sofian Audry)与伊什特万·康特(又名蒙笛·坎茨恩)【Istvan Kantor (a.k.a. Monty Cantsin)】、贺子珂、劳伦·李·麦卡锡(Lauren Lee McCarthy)、凯西·雷亚斯(Casey Reas)与杨·圣沃纳(Jan St.Werner)、德文·荣伯格(Devin Ronneberg )与凯特(Kite),以及Tonoptik的作品。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0月17日。

 

当回答“机器能思考吗?”这个问题时,英国数学家、人工智能鼻祖艾伦·图灵(Alan Turing)在其1950年的论文《计算机械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提出了其广为所知的“模仿游戏”(又称图灵测试)一说作为对自己提问的反驳,他写道:“我认为,最初的问题——‘机器能思考吗?’——并没有意义且不值得讨论。”相反,图灵认为,“在50年之内,我们有可能为容量多达十亿信息位的计算机编写程序,使其能够很好地进行模仿游戏,以至于一个普通的测试者在5分钟的测试中所做出的身份识别正确率不会超过70%。”(1)之后,美国哲学家丹尼尔·丹内特(Daniel Dennett)在其文章《机器能否思考》(Can Machines Think)中就图灵所言推断说,“图灵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便人们满可以认为他是这样想的)即思考就必须像人一样去思考……男人和女人,以及计算机,都可能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但他肯定这样想过:如果(one)能够以自己特有的风格进行思考,且足以模仿一个有思想的男人或女人,那么(one)【他/她/它 - 编注】肯定真的很会思考。”(2)

 

展览“人工智能的兑现:卑弃”含蓄地指出人工智能在认识论上的局限,同时暗示在当下深陷人工智能浸淫的世界中不断涌现的亢奋与落魄。

 

艺术史学家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将1970年代以来的艺术总结为对“真实的回归(The Return of the Real)”之疾呼。他曾说:真实,是被识别为创伤与卑贱形式的真实身体与社会场所。福斯特认为,“观念的转变——从作为再现效果的现实到作为创伤的现实——可能是当代艺术中至关重要的。”(3)如果说当代艺术不可避免地是被人工智能的无所不及所侵蚀的当代经验的一部分,那么新的落魄之地可能正是被资本所裹挟并被地缘政治所左右,强加给人工智能的工具化所控制与支配之地。然而,悲困之地也正是抵抗与创造的场所。对人工智能拟人化的过度欲求不仅成为人工智能本身的负担,也是亟待被释放的痛苦——这种双重叙述构成了展览第一部分的论说意图。

 

展览中的作品揭示了神经网络的脆弱性,以及人工智能试图把握现实的复杂性与纷乱时所呈现出的无助。一方面机器学习的算法演绎出看似可笑的浪漫聊天,另一方面人类的狡黠使得“人工”变得饶有趣味,“智能”则出演一折荒诞。我们看到那既有着具体的抽象又在卑微中显露出崇高的巴洛克式的美。谷歌深梦(Deep Dream)算法所生成的花哨的视觉迷幻在此被去势;观众通过插拔电缆,亦可人为地解构与重建“神经网络”的死亡与新生。我们由此目睹联线生活的技术底层在最感性的意义上被兑现、剥夺以及复活。

 

以图灵测试的另一种阐释及其潜在的影响为视野,将于 2021 年 11 月初开幕的第二部分“人工智能的兑现:救赎”(AI Delivered:Redemption)则想象了一个从以人类尺度所预设的的智能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并将机器智能视为在另一种量级上,有着不同于人类的主体性的,具有能动力的存在。展览将由此展现艺术家是如何想象以这样的人工智能来探索一个拥有宇宙政治意识的生态环境,以及一个处于共同体中的,共生的后人类前景。

 

展览还将附有一篇延展性的阅读,以历史和当前关于人工智能的批判性的反思文献来阐述策展理念和相关的作品。

 

 

1.https://academic.oup.com/mind/article/LIX/236/433/986238, 5/3/2021

2.http://www.nyu.edu/gsas/dept/philo/courses/mindsandmachines/Papers/dennettcanmach.pdf, 5/3/2021

3.哈尔·福斯特,《真实的回归》 (Cambridge: MIT出版, 1996), p. 146.

 

 


索非安·奥德里 & 伊什特万·康特(又名蒙笛·坎茨恩),《新主义?!感知》,展览现场,摄影:钟晗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贺子珂,《电子梦:我们将如此继续》,展览现场,摄影:钟晗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劳伦·李·麦卡锡,《劳伦》,展览现场,摄影:钟晗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凯西·雷亚斯 & 杨·圣沃纳,《压缩影院》,展览现场,摄影:钟晗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戴文·荣伯格 & 凯特,《发烧梦》,展览现场,摄影:钟晗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Tonoptik,《本能》,展览现场,摄影:钟晗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相关阅读

人工智能的兑现:卑弃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