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当前展览

菌丝与尘土:弥漫的故事

2024.03.15 –2024.05.19

艺术家

马丁·豪斯(Martin Howse)

地点: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1号楼2层

展览参观信息:

周三-周日 11:00-18:00(17:30停止入场)

免费入场

项目支持: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AKuB)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荣幸呈现CAC项目空间第四期“菌丝与尘土:弥漫的故事”,展出艺术家马丁·豪斯(Martin Howse)作品。本次展览将于2024年3月15日开幕,持续展出至2024年5月19日。
深入土壤与火山坑洞,我们将从微观宇宙(micro-cosmos)的视角一窥跨越以太的震动。

通过观察到射电望远镜的阵列与毒蝇伞菇(Amanita Muscaria)的辐射式环状生长存在着相似之处,豪斯开启了《无线电菌丝体阵列》(Radio Mycelium Array)项目,尝试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与菌丝网络之间进行一场跨孢子与信号的连结。以动物磁力学、遥感生物传感以及星际通信捕捉方面的前人探索为基础,豪斯探索了非人类实体如何扮演探测器与精神向导的角色,激发扩散式的替代性想象。在《无线电菌丝体阵列》中,灵芝成为接收宇宙信号的天线,在蕈圈中接收来自同一天体的无线电波,组合成一副更大的电磁宇宙视图。在这个语境中,菌丝网络不仅是咀嚼污染物与死亡的分解者,纠缠着跨物种共生的智慧,更是蔓延在土壤中的皮肤,传导着起伏的无线电位信号,调理着精神化学的新陈代谢。《无线电菌丝体阵列》的菌菇装置缓慢地对地质进行编码,不仅网罗着根系的絮语,也记录着光子交换(photonic exchanges)的吟唱。星辰与孢子以这样富有想象力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辐射出一个新的磁场,并重新编码这一场域的心理-地理-物理。

 

马丁·豪斯,《无线电菌丝体阵列》,2017 ©艺术家

展览在《无线电菌丝体阵列》的基础上向两个方向进行了延伸。作品VOIDT是一场地下表演的双屏影像,纪录了豪斯在特内里费岛(Tenerife)一个空旷火山洞内的环形行走。当宇宙射线穿过大气层时,会产生大量新的亚原子粒子,而μ介子(muons)就是其中之一。μ介子无处不在且以近光速穿梭身体与物体,这一特质为科研工作中了解看不见的材料和尺寸提供了一种观察手段,如通过测量小范围内的μ介子入射率,便可了解探测器上方或一侧结构的材料性质和密度,这一方法也被称为μ介子射线照相术(muography或μography)。利用这一方法,艺术家赤脚走入火山洞,通过μ介子进行书写。每当宇宙射线撞击移动设备时,就会有少量的火山沙沉积下来。地质景观的实时演变是一场缓慢的过程,带有“中间”意味的μ介子是悬浮在火山坑洞之中的深渊,如蒂莫西·莫顿(Timothy Morton)在《庞大之物》(Hyperobjects)中所提到的,这种“之间”并不在时空中——它本身就是时空。人们可以通过μ介子所提供的中间状态观察临时信号中的深时结构,感知不可见的空隙物质(void material)。

 

马丁·豪斯,VOIDT,2022 ©艺术家

除了现场展示的作品之外,CAC还尝试以多样的公共项目活动探索恒星身体(astral bodies)的审美意义,号召观众共同进行身体力行的实验,学习金属在人类身体环境中沉积以及提炼的科学特性,及其所关联的当代技术文化蕴意。
豪斯的实践探索了地理拓扑环境对于个体心理方面的影响,身体也被视为末日最终的生态学,成为土壤、行星的一部分。在他的创作中,菌类与地质本身就是动态的物质,并且与计算机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矿物与地质时间被纳入庞大的当代基建系统的今天,地质层及其无机构件早已循环进入每一个生命体中。“生理-地理-共生体”并非是关于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道德劝诫,当常态在各类紧急事件频发的时代中后撤,它是一个变得愈发显露的现实。
< 关于艺术家 >
 
马丁·豪斯(Martin Howse)以艺术为方式,探索地球(地球物理现象)、软件与人类心理(心理地理物理学)之间的联系。通过(在过程驱动的表演、实验室、行走和研讨会中)构建实验性的状况、实质的艺术作品和文本,马丁·豪斯探索了物质或材料与执行或协议之间的丰富关联,挖掘世间关于可见性和隐藏的议题。

1998年至2005年,他担任软件表演小组ap的总监;ap善于运用电子废料进行创作,也是早期将数字故障作为创作方法的开拓者。2007年至2009年,他在柏林主定期举办了一系列工作坊、微型驻留和沙龙。他曾创作并参与过的项目与实践包括展览The Crystal World(“水晶世界”)、心理地理物理学峰会、艺术项目Earthboot(“地球启动装置”)、Sketches towards an Earth Computer(“地球计算机草图”)与Dissolutions(“溶解”)。在过往十年间,他开展了众多开放式实验室风格的项目,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表演、发表文章、演讲以及展出作品。与此同时,他创建了以皮肤驱动的音频占卜噪声模块The Dark Interpreter(“黑暗转译者”)与ERD模块合成器系列。

 

目支持

 

                                                                       
                                                                          “生理-地理-共生体”系列项目
                                                                                         项目构思:张尕
                                                                                         策展人:毕昕,曹佳敏
                                                                                         展览制作:曹达旭
                                                                                         平面设计:PAGE OF

 

We=Link: 十个小品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在线特展

2020年3月30日

 

艺术家:

拉斐尔·巴斯迪德(Raphaël Bastide)、泰佳·布莱恩&山姆·拉文(Tega Brain & Sam Lavigne)、JODI、李维伊、埃文·罗斯(Evan Roth)、史莱姆引擎、赫尔穆特·史密斯(Helmut Smits)、徐文恺(aka aaajiao)、Yangachi、叶甫纳

 

策展人: 

张尕

 

主办: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联合委约: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那比艺术中心(首尔)、新美术馆Rhizome(纽约)

 

联合主办机构: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那比艺术中心(首尔);新美术馆Rhizome(纽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艺术项目(日内瓦);e-flux(纽约);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巴塞尔);iMal互动媒体艺术实验室(布鲁塞尔);LABORATORIA 艺术与科学基金会(莫斯科);列奥纳多/国际艺术、科学与技术协会;MU混合艺术空间(埃因霍温);SETI AIR艺术家驻留项目/外星智能探索研究院 (加州山景城);V2_不稳定媒体研究所(鹿特丹)。

 

 

由此进入展览:http://we-link.chronusartcenter.org/

 

该展览同时将作为新美术馆“初见:在线新艺术(First Look: New Art Online)”项目展出,并纳入列奥纳多/国际艺术、科学与技术协会文献库。详情请见:https://www.leonardo.info/welink-ten-easy-pieces“We=Link: 十个小品(We=Link: Ten Easy Pieces)”呈现艺术家泰佳·布莱恩&山姆·拉文、JODI、李维伊、史莱姆引擎、徐文恺(aaajiao)和叶甫纳的新委约创作,以及选自埃文·罗斯、赫尔穆特·史密斯、Yangachi与拉斐尔·巴斯迪德的网络作品。展览在那比艺术中心(首尔)、新美术馆Rhizome(纽约)的慷慨支持及全球十二个机构齐心协力的努力之下得以实现。展览将于2020年3月30日在线上发布。

由于新冠状病毒COVID-19的爆发迅速肆虐全球,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社会与经济活动被迫停摆,其中亦包含文化项目,但艺术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承载着振兴与复活的力量。鉴于实体展览受限,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于二月初向全球国际媒体艺术社区发出了公开号召,倡议发起一个线上特展以回应当前的焦虑与彷徨。这项提案得到了来自国际社区的坚定回应。

展览的名“We=Link: 十个小品”暗喻了美国演员杰克·尼克尔森(Jack Nicholson)主演的经典电影“五个小品(Five Easy Pieces)”,并婉转曲译了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微信(WeChat)。展览中的作品皆为互联网原生形态,尤其针对多种社交媒体平台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挪用,充分挖掘移动技术的潜力。

展览标题“We=Link: 十个小品” 意味着团结一致、作为互助力量的网络而维系起来的社群。标题对“五个小品(Five Easy Pieces)”的引喻竦励了一种对隐含的存在焦虑、隔阂感及灵魂寻觅的召唤:实则为“十件不易之作(Ten Uneasy Pieces)”。但在另一方面,标题“We=Link”也提示了一线光明,一种对继续坚持的希望。

该展览与其说是对当前公共卫生危机的直白疾呼,毋宁更关注处于自然与社会动荡及危机中的人类之普遍状况,这在新冠状病毒的爆发中可见一斑 —— 其成因既是病毒自身的猖獗,也流于治理的疏漏。

 

 

联合委约机构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成立于2013年,系国内首家致力于媒体艺术之展示、研究/创作及学术交流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通过展览、驻留、奖学金、讲座、工作坊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出版,CAC为媒体艺术在全球语境中的论述、生产及传播开拓了一个多样化且富有活力的平台。CAC以批判地介入不断改变进而重塑当代经验的媒体技术来推动艺术创新及文化认知。

www.chronusartcenter.org

 

那比艺术中心成立自2000年,是韩国首要的媒体艺术中心之一,也是国际数字艺术和文化领域的中心机构。那比艺术中心旨在成为将文化愿景转化为重要活动的中间媒介,艺术中心的任务围绕三个主要领域展开:对当代技术的“批判”;培育“创造力”,从而开启创新表达的新可能;建立“社区”,使新的创意得以共享并发展为新社会运动。那比艺术中心希望成为一个结合艺术感性与技术潜力,从而带来人类和社会积极变革力量的空间。

www.nabi.or.kr/en/

 

 

 

Rhizome通过以艺术家为中心的项目——包括委约创作、展示和保存运用le数字网络和工具制作及探讨相关议题的艺术品,倡导原生数字艺术和文化。机构上线于1996年,是纽约标志性的新美术馆的分支机构。

www.rhizome.org

 

 

联合主办机构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艺术项目(日内瓦) www.arts.cern

e-flux(纽约) www.e-flux.com

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巴塞尔) www.hek.ch

iMAL互动媒体艺术实验室(布鲁塞尔) www.imal.org

LABORATORIA 艺术与科学基金会(莫斯科) www.newlaboratoria.ru

列奥纳多/国际艺术、科学与技术协会 www.leonardo.info

MU混合艺术空间(埃因霍温)www.mu.nl

SETI AIR艺术家驻留项目/外星智能探索研究院 (加州山景城) https://www.seti.org/artist-in-residence

V2_不稳定媒体研究所(鹿特丹) www.v2.nl

位错

<CAC_实验室>项目展

2017.9016 - 2017.10.22

参展艺术家
安德烈·波列斯拉夫斯基,丹尼尔·弗兰卡,郭城,塞缪尔·亚当·斯沃普,以及由菲托·萨格雷拉主持的研究与开发项目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开幕
9.16 周六,4 - 7 p.m. ( 导览:4.30 p.m.)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即将推出<CAC_实验室>项目展:“位错”([dis][locate])。 “位错”意味着对某一常规状态、空间、客体或概念的干扰。主体发生位错时,其介质或肉身被另一种客体所替代,或被推至其物理或心理的极限。一个客体发生位错时,其初状或目的则发生转化。位错,作为现象学的术语,意味着混乱与迷失方向;它敦促着一种脱离与复位,渲染着感官数据在意识之屏上的意外运动。

“位错”旨在重新评估对于思想与感知的基本解读。展览中的作品提供了一系列体验,试图颠覆人们对现实之本质的普遍认知。

安德烈·波列斯拉夫斯基(Andrej Boleslavský)的作品《捉迷藏》营造了一个混合现实的环境,一个数字空间:在此,游戏者可将各自的物理躯体隐匿,相互躲藏。结合游戏体验与虚拟现实的元素,该作品对体验者施以某种另人混淆的形式,一种处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来回振荡的扰乱性体验。郭城的作品《呼吸抑制》则突显了人类与技术部件/系统之间时而出现的另人不安的互动。其作品持续性地使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功能——呼吸发生脱节;以基于网络拓扑学和信息包丢失的方式,该系统循环往复地限制体验者的呼吸流畅性,直至另其感到窒息而无法继续。

Hide & Seek, Andrej Boleslavský, 2017, VR/MR, 6m×6m×3m

Breathing Restraint, GUO Cheng, 2016, Mixed Media, 35x30x20cm

无独有偶,塞缪尔·亚当·斯沃普(Samuel Adam Swope)的作品《群落交错带》通过将注意力转向客体而非主体,荡涤着今天人们对于自然意味何物的常规认识。在斯沃普对空中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中,技术发生了位错:技术与自然元素杂交从而诞下一个拥有其自身智慧的新生物。而在其作品《抽象历史机器》中,丹尼尔·弗兰卡(Daniel Franke)则描绘了地质时间与历史时间两者之间不同寻常的并行轨迹;通过对地质过程进行重新绘制并由此打造一件机械装置,该作品展现了技术设备的进化过程,同时亦揭示出历史自身的非线性特质。

Abstract History Machine (Research Version), Daniel Franke, 2016, Mixed Media, 5m×3m

Ecotone, Samuel Adam Swope, 2017, Dried wheat, fans, mist, light, plants, quadcopter electronics, speakers, projection backdrop, video, 2m x 4m x 3m

作为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实验性项目“艺术&技术@”(A&T@)的两项重大成果,刘小东作品《失眠的重量》与颜磊作品《空想重置》以项目文献纪录的方式与展览主题“位错”发生共鸣。《失眠的重量》整合了对远程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与计算机视觉生成绘画的研究,其将某一空间中的人类动态实时地转移至另一空间,同时改变并抽象化其原貌。刘小东不仅扰乱了空间的概念,还质疑了艺术家在创作行为中的角色。颜磊的项目则采用前沿人工神经网络和图像说明系统,从而打造了一件大型动态雕塑;此系统将观众实时上传的图片消解为概念。颜磊突显了图像的非相关性与再现的人工性。

“艺术&技术”首个特约实验项目:刘小东《失眠的重量》,图为项目中刘小东创作手稿

此次参展作品皆为基于实践研究过程而导向的成果。其中大部分作品在“CAC研究与创作学术奖金”项目支持下完成,其余作品皆在不同程度上与<CAC_实验室>发生交集。<CAC_实验室>是一个致力于探究艺术、设计、科学与技术及其对当代全球文化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的空间。通过艺术实践、技术开发和研究方法,我们使创造性过程最终导向具有高度生产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艺术作品。<CAC_实验室>是一个流动的空间,鼓励作为新知识生发器的艺术实践;在这里,艺术和科技相互融汇形成一个交叉学科研究的实验性领域,不受主流文化建制、技术超载和资本偏见的影响。

 

关于<CAC_实验室>更多信息

lab.chronusartcenter.org

 

关于 “艺术&技术@”

“艺术&技术@”(A&T@)是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发起并联合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与韩国白南准美术馆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呈现的一个实验性项目,旨在通过建立艺术家与工程师以及技术公司的合作机制,延伸并更新艺术与技术的协同研究创作之丰富传统,探索新的艺术实践与批评之可能。该项目现已完成中国艺术家刘小东、颜磊等的特约实验项目,项目成果与众多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共同在CAC、ZKM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等地展示。

“艺术&技术@”项目框架下诞生的系列展览之第二期——“术问:真实的回归”(Datumsoria: the Return of the Real),将于2017年9月9日至2018年3月18日期间在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 | 德国)展出:

 

闭合回路,开放过程 

特瑞可·哈波亚

2017.06.03 – 2017.09.03 (周三-周日)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门票:20元 (每周三免费)

 

策展人语:为了新常规的环境域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将于2017年6月3日至9月3日期间呈现芬兰艺术家特瑞可·哈波亚(Terike Haapoja)的个展“闭合回路,开放过程”(Closed Circuit – Open Duration。该大型装置展览包含多部可重组、叠映的作品,以土壤、植物、灯光、声音、录像以及各类自然科学媒介——如碳氧感应器等为材料,探索人与自然间的各种关系。这些作品共同打造出一座充满惊异之感的花园,有机体、数码、电子、人类与非人类在此交织重叠,而穿越于不同空间与风景中的观者成为了这座花园的居民。死亡、交流、存在于我们内部与外部的他者,成为了展览的主题。

 

“闭合回路,开放过程”,2013威尼斯双年展北欧馆展览现场

在整个二十世纪,我们的自然观一直被以自然科学为主导的唯物论的还原说所制约。在这种视角下,自然存在于意识之外,并可以缩减为纯粹的物质、粒子和电磁力;而内在性与精神性则仅仅被视为真实性的投影。自然科学的种种技术,制造了我们对自然的认知,承载了诸般基于计算和模型的意识形态,仅能导向世界的物质性,而非精神性。然而,科学同样也迫使我们质疑这种认知的基础。动物研究、微生物学、生态学等诸多研究领域的最新发现表明,世界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在其中身体和精神不可分割,人类与其他物种不可分割。作为对传统世界观的回应,这种认知或许重申了实体生命经验对于理解世界的意义。

“闭合回路,开放过程”的核心概念不是一个由人类主观思想建造、无意识物体为辅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满联系与意义的世界。科学技术并非外在于这个世界,而是和树木一样深植于这个世界内部的共享现实;它并非精神与物质的分界线,而是我们认知世界、与世界互动的接口。展出的6件作品考察了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寻求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互动,并通过环境研究的方法来实现这种互动,最终,二氧化碳、声波、光线等各个元素与观者的运动融合为一个整体。

单屏录像装置《风景解剖(Anatomy of Landscape)》呈现了由活体植物制作而成的绘画般的影像,并阐释了在绘画中保存生命的技术。5屏录像装置《社区(Community)》透过红外线镜头展示了不同动物死后的身体消亡过程。墙上的另一个录像装置《写作(Writing)》引用了法国作家杜拉斯的随笔集《写作》中的文字片段,描绘了一只苍蝇的死亡。大型互动装置《对话(Dialogue)》将树木与声光电融合为一个关联系统,让观者的呼吸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之间产生物理性的、以及非物理性的交流。雕塑作品《吸入-呼出(Inhale-Exhale)》从土壤和死亡物质中释放出二氧化碳。单屏录像作品《演替(Succession)》记录了细菌在贴合艺术家面部的画布上的繁殖过程,最终的聚居形态构成了艺术家的面部肖像。

展览的另一个暗含主题是死亡:意义、精神、内在性、各个世界的出现与消失。我们与自然、我们与死亡的关系基于一种同样的根源:一种超越我们主观性的异质领域。在这一意义下,死亡即自然,这两者融合为同一股威胁我们存在的力量。然而,自然和死亡都并非外在于我们(除非我们把自然视为纯粹的物质),我们的身体和每一次呼吸都活在自然之中、死亡之中。面对我们的协作工具——这些承载着还原论思维模式的科学媒介,我们不应该重复和放大这种还原论倾向。艺术的角色正是在于建立生命经验与知识体系之间的桥梁。仅仅展示生态系统中碳元素的运作方式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探讨二氧化碳对于我们的意义,它是如何在我们的内在现实、爱与身体的现实、死亡的现实中产生作用。

 

《风景解剖》,持续影像,2008/2013

《社区》,录像装置,2007

《对话》,互动装置,2008/2013

《吸入-呼出》,持续雕塑,2008 / 2013

《演替》,录像装置,2008

《写作》,录像装置,2008 / 2013

该项目最初于2008年在赫尔辛基的一次艺术家个展中呈现,后作为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北欧馆主题展,与哈波亚另一系列作品“他者党” (The Party of Others)共同覆盖北欧馆全馆及其户外空间。此次在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展出的版本,针对CAC展厅空间进行了调整和定制。

 

*该项目包含了与多名环境研究者、生物学家、电脑编程专家的合作。展出的作品与技术团队共同完成。

电子与交互设计: 格雷瓜尔·卢梭(Grégoire Rousseau)、阿列克西·皮赫卡宁(Aleksi Pihkanen)、埃尔基·乌亚宁(Erkki Ujanen)

助理: 利昂内尔·克莱尔(Lionel Clerc)、克里斯蒂纳·利奥科伊(Kristiina Ljokkoi)

动画: 亨里·塔尼(Henri Tani)

科学顾问: 赫尔辛基大学(Helsinki University) / 埃亚·尤罗拉(Eija Juurola)、蒂莫·韦萨拉(Timo Vesala)、托伊沃·波赫亚(Toivo Pohja)、马努·塔米宁(Manu Tamminen)

 

关于艺术家

特瑞可·哈波亚,由 Liisa Jokinen 拍摄

特瑞可·哈波亚(Terike Haapoja)是一位芬兰视觉艺术家,现居纽约。其大型装置作品、写作和政治项目专注于考察“他者化”的机制,尤其聚焦于西方现代性的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所引发的诸多议题。她曾代表芬兰参展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2013),在北欧馆举行大型个展。其艺术作品多次展出于全球各地的个展及群展,其写作多次发表于全球的报纸与出版物。她曾联合编撰了《赫尔辛基效应——文化驱动式发展的公共选择》(The Helsinki Effect – Public Alternatives for Culture Driven Development,2016)、《地生态学——论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的生态阈值》(Altern Ecologies – Emergent Perspectives on the Ecological Threshold in the 55. Venice Biennale,2015),《他者史》(History of Others, 2015),《田野笔记——从景观到实验室》( Field Notes – From Landscape to Laboratory, 2011)等一系列著作。她曾受邀在创意时间峰会(Creative Time Summit), 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 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 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 Karlsruhe), 欧洲高等艺术学院联盟研讨会(Elia Conference),国际艺术家与策展人工作室(ISCP)等一系列机构或艺术节中举办讲座。

www.terikehaapoja.net

 

< © 所有图片均由艺术家提供>

 

*该展览项目由 Frame Contemporary Art Finland 及 Helsinki International Artist Programme (HIAP) 赞助支持。

threerooms0314-02

 

三个屋子:青年媒体艺术家国际巡展 提名展

开幕:2017.3.17

展期:2017.3.18-2017.5.12(周一、周二闭馆)

地点: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三个屋子”项目通过展览、驻留及其它相关项目或活动来支持年轻一代新晋媒体艺术家。该项目以中国、德国与韩国的新媒体艺术生态为基础,通过推广青年艺术家在该领域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全球性新媒体艺术家文献档案库。此外,项目还将通过推广媒体艺术相关研究与教育的系列活动,致力于在专业领域与公众之间建立起双向沟通的机制,创造有机、联合的国际社区。

此次展览呈现由四位提名人——耿建翌、鲁明军、孙冬冬和王辛分别提名所组成的10位青年媒体艺术家的创作,包括邓悦君、陆扬、苗颖、沈莘、王郁洋、王新一、徐文恺、杨健、张乐华及张炜。作品以动态雕塑、表演装置、录像以及网络艺术等形式分布于CAC展厅,勾勒出当前国内媒体艺术创作生态之一隅。展览还将配合以形式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激发并回应当前媒体技术与艺术创造新潜能等话题。

“三个屋子”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中国)联合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德国)和白南准艺术中心(NJPAC|韩国)共同发起。

 

<艺术家简介>

 

邓悦君

1986年出生于广东云浮。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学士,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目前的创作媒介包括机械互动装置、水墨动画、声音装置等。生活工作于杭州。http://yuedream.net

 

张乐华

1985年生于中国上海,现生活和工作于中国上海和西班牙。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他的作品结合了绘画、影像和表演。张乐华善于在日常生活的不经意处敏锐而机巧地抓住雏形,在不经意处给出一片天地。他的作品给人以随意的印象,甚至于夹带着轻佻的假象,所有这些应该说都是“有意而为之的”,这也是张乐华作品潜在逻辑的一部分。

 

张炜

独立实验动画艺术家,曾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2008年毕业后开始了实验动画的创作和探索,尝试用绘画、摄影、照片拼贴等多种语言和影像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念。现今转向定格动画和剧场表演的制作和研究。

 

苗颖

生于上海。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弗莱德艺术设计学院电子综合艺术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和纽约。苗颖尝试探讨因特网、局域网和智能手机等主流媒介的可能性,以及科技在再现现实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政治、美学和时代感知。http://www.thedeadpixelofmyeye.com

 

沈莘

1990年生于成都,工作生活于伦敦。她的创作通过探索影像及事件来实现。在她的作品中,创作以及观看的时间共同构建了诸多可能性,将不可再现的、不可消化的和无关联的,转变为当下和在场。艺术家通过检视在社会政治权力结构中,主体循环所需要的技术和所产生的效应去探索这些主题。对于沈莘来说,解构占统治地位的结构,意味着致力于全面地呈现作品中自反性的复杂特征,呈现情感、价值判断和伦理在个体及群体层面的循环运动。http://www.shenxin.info

 

aaajiao

aaajiao是徐文恺的网络化名,aaajiao代表他作为媒体艺术家、自媒体、网络活动家等诸多身份。其近期创作中的跨领域协作(建筑、电子音乐、表演、产品设计、医学等)都无疑聚焦于今天消费网络技术、生活于社交媒体中的青年一代。http://eventstructure.com

 

王郁洋

出生于1979年,曾经就读于中央美院附中、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现任教于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并在北京居住和创作。王郁洋虽然使用新兴媒介进行创作,却从不强调技术的新奇。他似乎更感兴趣于“过时”的技术、“破坏”美学及物质浪费带来的艺术性。他的作品涉及各种媒介,并充分拓展其内在潜力。他以幽默的、虚构奇观的方式来探究和表述人的身体、经验及认知之间的关系,探讨人造现实、媒体、历史感知与身体认同之间的关系。http://www.wangyuyang.net

 

杨健

主要从事录像和装置创作。他分别于2004及2007年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被授予文学学士与文学硕士学位。目前他生活工作于北京、南京。http://nationalsilly.weebly.com

 

陆扬

出生以及生活在上海,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硕士学位。陆扬的工作涉及宗教、生物 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医疗科技等层面,并且使用装置、编程、游戏、录像等媒介来展示她的作品。http://luyang.asia

 

王新一

2014年在网上出生。http://wangnewone.tumblr.com

 

<提名人简介>

 

耿建翌

1962年出生于河南郑州,198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和生活于杭州。耿建翌是中国最早的观念艺术团体“池社”发起者之一,他的创作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动和发展有着持续性的 影响。2012年,耿建翌获得了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杰出成就奖”。

 

鲁明军

2011年获得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艺术理论及批评研究。鲁明军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现代及当代美术史及1960年代以来的西方艺术史学。他的近期著作包括《书写与视觉叙事:历史与理论的视野》、《视觉认知与艺术史:福柯、达弥施、 克拉里》及《论绘画的绘画:一种艺术机制与普遍性认知》。2015年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奖助金得奖者。

 

孙冬冬

生于1977年,2001年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系,2005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外国美术史专业。在校期间,开始涉足中国当代艺术的相关领域,曾参与“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 “南京三年展”前身)的展览组织工作,从此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批评写作与展览策划。2005 年进入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任馆长助理,负责筹建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及展览部的工作。2007年入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9年入《艺术界》杂志担任资深编辑,负责学术专题策划与展览评论。2014年受邀担任平丘克艺术基金会“未来世代艺术奖”全球七位初选评选人之一。现为自由策展人与独立撰稿人,现工作与居住于北京。

 

王辛

策展人,研究者,现居纽约。硕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美术史系,后在大都会博物馆担任特别展览项目研究员,参与策划展览如《水墨艺术——当代中国之过去作为当下》(Ink Art: 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2013)。她曾是2014年纽约“当代亚洲艺术周”及其首届特别项目“Field Meeting”副策展人。作为一名独立策展人,她还曾与哥伦比亚大学、亚洲艺术文献库合作组织“大地魔术师与中国:回望二十五年”(Magiciens de la Terre and China: Looking Back 25 Years,2014)座谈;在纽约她策划了艺术家陆扬纽约首次个展 (2014);在上海她还策划了一系列备受批评性赞誉的展览如“银行展:资本万岁”(THE BANK SHOW: Vive le Capital) 和“银行展:黑特·史特耶尔”( THE BANK SHOW: Hito Steyerl) (2015) 等 。她所撰写的文章常见于展览画册(包括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及出版平台如《艺术论坛》(Artforum)、《万花筒》(Kaleidoscope)、《美国艺术》(Art in America)、《Flash Art》、大都会博物馆博客、《Hyperallergic》及《艺术界》(Leap)。目前她正在http://afuturism.tumblr.com上创建一个话语文献库,内容是有关当代艺术实践中的亚洲未来主义(Asian futurisms),同时她还在纽约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现当代艺术博士学位。

 

 

媒体联络: Info@chronusartcenter.org

格式工厂LINKE-169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即将展出艺术家林科的项目“来自电子世界的镜片”。

“来自电子世界的镜片”是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作为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媒体艺术合作伙伴机构发展出的一个系列网上平行项目——“电子世界的民谣”的第六个展览。“电子世界的民谣”将中国馆“民间未来”的构思推向虚拟空间,并通过这个窗口,让民间的希望和潜力,尤其是新生代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新技术、批判性地反思新技术的张力得以体现。土生土长于数字空间的林科让我们着迷于手提电脑神秘的歌谣,伴着硬盘与USB存储棒间的厮磨,和着键盘敲击的协奏。对他而言,电子世界的民谣正预演着一出由无数的东西,包括了人类与非人类所组成的万众欢歌的合唱。

来自电子世界的镜片

2015|林科|网页浏览器作品

2015.10.17-11.22

进入线上作品

在遥远的光年外,或者按照人类的“岁”来计算,是多少万岁以前,在宇宙中的某一个星球上,有一个人对着地球按了一下闪光灯,咔嚓!

是一张来自电子世界的镜片。

这是林科与戴眉眉一起合作的网络项目。

林科是一位男性视觉观念艺术猿,而戴眉眉是一位女性程序猿。这是智人与机器的交流。

在这个网页作品中,林科负责出想法和视觉。程序员戴眉眉用计算机语言编写。他们的合作是一次愉快而深刻的交流。

视觉观念艺术猿林科认为:我们正是传说中的人工智能,并且正处在深刻的进化中。我们非常古老。而电脑程序猿戴眉眉同学则说:嗷呜,我母鸡啊,语言能力完全退化了。

关于艺术家

林科

艺术家自述: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在制作视频和图片等作品时,我不使用照相机和摄像机。我的工作室是我的电脑,使用电脑录屏软件记录一些电脑操作行为,在屏幕中排演,行为结束,视频文件马上生成,不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

我有很多基于电脑与其相应的操作系统的使用经验,但我总能找到其中的可能性,使其成为我创作的主要文本,也因此朋友说我有一个机器人的灵魂。当记录我在探索新可能性的录制结束之后,作为操作者的我脱离了操作行为本身,变成站立在操作者背后的观众。鼠标在屏幕上滑动并不是机械的运动,它是人手的延伸部分,而鼠标光标的运动非常有生命感。

电子世界也有它的造型法则。我使用日常软件功能来搭建我的游戏。我是提供玩法的那个人。电子世界是一个模拟世界。我把自己设定成为电子世界的一个视窗,用现实模拟虚拟,用虚拟还原现实。就像下雨和下载很相似,等待屏幕的漏电闪烁故障的出现,和等待一道现实世界的闪电是一样的。我和基于网络创作,作品是一个网址的单一形式最大的不同是,网络是我的游戏场,我的创作文本,这提供给我有更多的可能性去等待实验。

“电子世界的民谣”线上系列展展讯

沈莘:“工作的旋律——对你也许意味着更多”2015.5.8-6.7

郭熙&张健伶:“大航海日志”2015.6.8-7.7

苗颖:“手拿菜刀砍网线”2015.7.8-8.7

王郁洋:“来-信——《字典》系列作品”2015.8.8-9.16

叶甫纳:“涂个指甲”2015.9.17-10.16

林科:“来自电子世界的镜片”2015.10.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