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 · 阅读丨不同的无生命实体如何存在?

 

编者按:本文刊登于《信睿周报》第113期 “振动的生态”专栏(专栏主理人:邢丹,邱宇),着重陈述了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于2023年期间以“生理-地理-共生体” (Bio-Geo-Symbio)为题策划的系列项目。

该系列将延续至2024年,并将由CAC团队成员毕昕梳理成文,接续本篇策展札记,发布于《信睿周报》。

文 _ 曹佳敏

2023年是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成立十周年,机构也在这一年对其研究及展示项目的策划进行了转变与拓宽。其中,“CAC项目”空间是机构于今年开设的实验平台,用于展示艺术家的研究与创作成果。这些项目互为关联,形成一条多面向的线索,向观众展示研究/创造型艺术项目中细微生动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转变下,团队(张尕构思,曹佳敏、毕昕策展,曹达旭负责展览制作)以“生理-地理-共生体”(Bio-Geo-Symbio)为题,策划了一系列艺术项目的展示以及公共教育活动,包括龙盼的“尘间涌流”(2023.6.20 – 8.27)、陈萧伊“横断涟漪纪:无名之地”(2023.9.17 – 10.15)、瑞典艺术家组合Lundahl & Seitl “河流志”(River Biographies,2023.10.28 – 11.26)、瑞士艺术家组合knowbotiq(伊冯·威尔海姆Yvonne Wilhelm,克里斯蒂安·休伯勒Christian Hueble) “黄金与水银,面对太阳,闭上双眼,你将找到它”(Gold and Mercury, you can find it when you face the sun, close your eyes,2023.12.9 – 2024.2.25 )以及马丁·豪斯(Martin Howse)“菌丝与尘土:弥漫的故事”(Mycelium and Dust: Dispersed Fiction,2024.3.15 – 5.19)。本文将着重陈述该系列及前三个展览项目的策划理念,并简述后两个项目的创作理念。

相关展览海报。图片来自chronusartcenter.org

早在于2022年举办的展览“缠绕:生物/媒介”(2022.7.30—2023.2.6)中,CAC团队就试图厘清生物与技术在演化发展过程中复杂的缠绕关系。人们对生物过程中的技术性早已不再陌生,另一层叙事——技术的生物性也在展览中浮出水面:技术物呈现出愈加亲生物的特性,信息、程序和代码的组织与执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与演化,其硬件基础设施也是其物质性与具身性的体现。除了探讨它们是否拥有主体性与自治性,今天的批判理论也热衷于探究技术物是否终将成为一种有可能并行于人类的精神存在。我们不禁质问:在模仿自然物、被生物媒介调节的过程中,技术物是否可能逐渐生成另一种自我?这种自我能否是逃离了人类依照自己的模样所幻想的创生,不再被人类力比多对活性与生命力的定义所限制?因为,一种生命高于无生命(nonlife)的等级概念始终贯穿在人类与自然、人类与技术的现代关系中,人类学家波维内利(Elizabeth Povinelli)将这种权力关系称为“地理本体权”(geontopower)。她认为,人类世作为一种地理时间,让我们以新的方式关注到气候问题中不同实体的时间、尺度、循环以及存在方式,为自然科学与批判理论提供了基于地理与气象概念的视角。在今天地球的碳循环间,有机体与无机体不断交融,产生了丰富的本体论论述。[1]因此,CAC团队在2022年针对“缠绕”这一极具宇宙政治概念的主题进行探索的基础上,2023年以“生理-地理-共生体”为题,试图通过五个艺术项目,在生命与非生命物质摇摆的本体论界限间,从地质尺度出发去回应“不同的无生命实体如何存在”这一问题。

               “缠绕:生物/媒介”展览现场,2022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摄影:朱磊

在“尘间涌流”中,龙盼的作品《花火》与《千叶集》揭示了今天的电子媒介技术物如何沉积于土地,并进入有机物的循环过程,成为地理时间的一部分。这两件作品源自龙盼2021年在广东省贵屿镇的田野调查。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处理地之一,贵屿镇是过去20年间高速发展的行星尺度的计算景象背后的关键环节。

龙盼,《千叶集》(2022),陶瓷叶片。©艺术家,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摄影:龙盼

《花火》呈现了铜这一全球物质经济中常见的金属在经提炼、液化后,以传统的打铁花的方式再次回到土地的绚烂时刻。展览亦展开了龙盼朝着另一个向度冶金的过程:她关注到卫星图上空白区域内生长着因废弃电子产品中的金属渗透和沉积导致重金属在其体内富集的植物。在《千叶集》中,这些植物燃烧后的灰烬被转化为叶状瓷片表面的釉,在显微镜下,其中的金属最终显现为闪烁的尘埃。《花火》与《千叶集》中的金属伴随着有机物流转于技术物、土地与植物之间,揭示出生命与非生命之间互渗的涌流。

展览还展出了龙盼在贵屿镇走访期间录制的影像与撰写的日志,呈现出技术物在地质、生物、文化、政治、经济层面的连续性[2],以微观视角揭示了当代的炼金魔法——化学与资本主义下地理分散化的后勤基建。金属,乃至整个地质层便不再只因其生产价值而被定义,而是通过美学与我们建立起联系。此处的美学不再只是关于艺术及其价值的哲学讨论。正如帕里卡(Jussi Parikka)所说,美学更关乎知觉与感知,而当我们从生理与心理层面去度量知觉与感知时,就会发现人类、动物等不同主体感知到的时间速率与临界点都不同。他提出了与波维内利颇为相似的问题:“土地、地壳、石头,以及地理世界如何感知?”[3]他认为,回应这种宏观尺度的问题,或许形而上的讨论无法奏效,需要通过行走找到答案。心理地质物理学(psychogeophysics)阐述的正是这种学说[4],它将其行动所描绘的图景从局促的城市空间扩至行星尺度,勾勒出其美学及背后的当代生态政治,从而揭示人类定居者与其环境之间的张力。

这种张力也可在展览“横断涟漪纪:无名之地”中得以一窥。《横断涟漪纪》是艺术家陈萧伊创作的聚焦中国西南横断山脉的作品系列,展览呈现了该系列中的两件作品。

横断山脉复杂的地理、物理过程与特性使其拥有多样的动植物栖息环境,从而催生出丰富的生物群系与族群文化,这里也是中国重要的矿产地。在影像作品《当特提斯海向西退却,留下残响》中,横断山脉的广阔景观交织着山中无名废弃矿区的画面,字幕与画外音阐述着两段故事:一段是由一位尔苏老人娓娓道出的关于白海螺的传说,讲述了石头与海的联结,以及存在于古老智慧中的自然感知;另一段改写自德国自然主义作家诺瓦里斯(Novalis)写于18世纪晚期的小说《来自奥夫特丁根的海因里希传奇》——彼时,地理学与地理时间的概念逐渐得到关注,人们意识到世界的真相不只存在于天空中,也存在于过去和脚下,黑暗与地下也被看作通往崇高的另一种途径。[5]交错的叙事与影像中的图景带领观者感知来自远古某一时刻的回响。作品《心跳》则被置于空间的另一角,几颗石头零散地摆放于地面——这些尾矿(矿石经提取后残余的部分)由艺术家在横断山脉废弃矿区中采集而来。每颗石头上的屏幕都播放着被置于矿区与自然保护区边界间的红外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间或出现的漫步的动物、飞虫与一些无从知晓的动静提醒着我们:在这块对于人类而言已无价值的“人为遗迹”上,有着超出人类视野的存在。

“横断涟漪纪:无名之地”CAC展览现场 © 艺术家,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摄影:钟晗

除了走访日志,展览还呈现了艺术家基于“横断涟漪纪”创作的短篇虚构故事《重誓》的节选文本,这些文本被金属“石头”所遮盖,观者可以捡起这些“石头”,通过一种不甚明了的、非线性的褶皱叙事去探索在这一项目周遭泛起的涟漪。展览旨在引发一种关于无机体堆叠的时间性的想象:时间的剩余物亦是地质的,它们不仅是来自过去的残响,也是正在复杂的地理物理与媒介技术环境中形成的未来图景。

 

而在“河流志”中,这种时间性有了更具身的体现。展览同名作品《河流志》由瑞典艺术家组合Lundahl & Seitl创作,邀请观众以参与式表演及在地展览的形式通过身体感受属于水体的物质性、内行动(intra-action)、时间与记忆。

Lundahl & Seitl,《河流志》(2023),CAC展览现场。©艺术家,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摄影:钟晗

在作品的表演部分,观众两人一组,戴上护目镜,视野被遮蔽后,分别扮演“水”与“石头”的角色,各自的“独白”将指引扮演者进入另一个时间维度,二者的交互牵引着彼此行动。在展厅内,艺术家试图通过立体环绕声与水文图像重塑塔伯哥河的一段。展厅里错落悬挂的耳机和置于地面的音响播放着艺术家采集的塔伯哥河的声音,对应着艺术家的收音设备与河面的距离。当观众踏在地面的水文绘图上,就用身体代替了河中被水流拍打的石块,一条由多个听音位点构成的动线由此形成。观众可以站在“下游”、跪在“上游”甚至躺在“河面”,用他们的行动与姿态绘制出虚拟的河流地形。观众的身体被指引着汇聚成“水体”,这一过程隐藏于项目标题“河流志”中:在生态科学中,一条河便是一段动态的生成过程;就像波尔塔瓦托米原住民语一样,其名词大多可用作动词,比如,“河流”亦可译作“成为一条河”。《河流志》构建了一个非技术性的虚拟现实,它并不包含数字图像的增强与渲染,而是诉诸身体与物质间的情动(affect)能力,串联出另一种现实。其中传递的亲缘关系,将我们与河流、石头等在政治经济体系中被当作无生命的资源视为一体。

《河流志》表演现场 ©艺术家,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摄影:钟晗

此后,“CAC项目”空间还展出了“黄金与水银,面对太阳,闭上双眼,你将找到它”和和“菌丝与尘土:弥漫的故事”。前者由瑞士艺术家组合knowbotiq于2022年发起,虚构了一场集合了人类、非人类与虚构组织的行星大会,来自全球不同区域的成员将以美学与物质本体论为方法,回应当前发生在哥伦比亚阿特拉托河一带的土地、物质、知识和精神资源的开采与消耗,并质询今天以遥感技术为代表的像素化技术治理手段。

“黄金与水银,面对太阳,闭上双眼,你将找到它”CAC展览现场 © 艺术家,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摄影:钟晗

同时,“CAC项目”空间对地质的探索还将延伸至电磁波领域。艺术与电磁波的关联可追溯至19世纪大气与地质测量技术的发展,来自地底的信号借由技术媒介传递,奠定了之后自然在艺术与技术实践中的再构建。[6]马丁·豪斯的展览“菌丝与尘土:弥漫的故事”将让我们得以窥见地下隐秘的行动网络。他自制的小型装置模拟射电望远镜阵列收集来自许多小型天线的信号,以形成更准确的宇宙图像,将其运用于地质层,则能帮助收集了土壤中菌丝体的电化信号。

马丁·豪斯,《无线电菌丝体阵列》(2017—)。©马丁·豪斯

地质时间概念已然告诉我们,地质的存在也是一段动态的过程。就像波维内利在描述人类与无生命实体之间那种农业后勤学式[7]的关系时所说的那样:石头虽不会死,却的确存在(come into existence)。[8]并且,在被纳入庞大的当代基建系统的今天,地质层及其无机构件早已循环进入每一个生命体中。“生理-地理-共生体”并非关于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道德劝诫,当常态在各类紧急事件频发的时代中后撤,它成为一个愈发显露的现实。“CAC项目”空间所展出的一系列项目就像触角一般,通过使无生命实体庞大的、微小的或隐秘的记忆残响、时间性以及内行动重新变得可感,重思“生理-地理-共生体”这一话题下政治生态的权力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POVINELLI E. Geontologies: The Concept and Its Territories[A].e-flux, 2017, 81.

[2] PARIKKA J. Psychogeophysics of Technology[M]//A Geology of Media.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5: 75.

[3] 同上, 第78页。

[4] 心理地质物理学可追溯至20世纪情境主义的词汇"心理地理学" (psychogeography),即通过在城市中行走来描绘晚期现代资本主义景观, 包括城市居住者的感知与情感。

[5] VIEIRA P. Mountains Inside Out: The Sublime Mines of Novalis[J].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 2016, 23(2): 293-308.

[6] ERNST W. Digital Memory and the Archive[M]. Minneapolis: Universityof Minnesota Press, 2012.

[7]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 人类开始掌握农业技术。莫顿(Timothy Morton)认为, 正是在这一时间节点之后, 人类将农业塑造成"自然", 以便将生态转化为资源池。我们看待生态的方式也转变为如何运用技术高效地规划、利用这些资源。详见: MORTON T. Dark Ecology: For a Logic of Future Coexistence[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8; MORTON T. What is Dark Ecology? [M]//Living Earth: Field Notes from the Dark Ecology Project, 2014-2016,Amsterdam: Sonic Acts Press, 2016。

[8] 同[1]。

(原载于《信睿周报》第113期,原题为《不同的无生命实体如何存在?——“生理-地理-共生体”策展札记》)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后台留言或邮件获得内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