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ink | 网络艺术行动中的那些社群(上)

网络艺术家武克·科西克(VukCosic)在网络艺术批评家约瑟芬·博斯玛(Josephine Bosma)对他的一场采访中,针对其1996年发起的会议“net.art per se”评论道:
 
“我会去参加大会。那实际上就是net.art。那是一种依赖网络(net)的艺术实践。你遇到的一百个人中有一些来自国外。那就是网络。艺术不仅是产出一件物品……它也是行为……当你进行了一段有益的对话,当你被新的争论、新的想法所刺激到,那对我而言是创意,是艺术。而像nettime或net.art所举办的这种会议也可以被定义为网络艺术,一件雕塑。如果你愿意的话,它就是一件网络艺术雕塑(net.art sculpture)。”(1997)
 
的确,科西克通过这场会议最终“雕塑”出了一件网络作品 —— 《Net.artper se(可交互的CNN)[Net.artper se (CNN Interactive)]》,一个融合了CNN专用字体、五角大楼成员的照片、新闻标题、广告等元素,从而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官方网页进行刻意的“伪劣”模拟——并以此回应Net.art per se会议中艺术家本人与阿列克谢·舒尔金(Alexei Shuglin),希斯·邦廷(Heath Bunting),皮特·舒尔茨(Pit Schultz)等网络艺术领域活跃者之间所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即艺术家如何处理作品与国际观众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一些主题或预设的立场并不具备普遍性时。更为重要的是,透过Net.art per se这样会议-作品的创作方式,我们可以窥见网络艺术家试图从他们的角度对社会议题发声,形成一股独特的社会力量。
 
 

武克·科西克:《Net.artper se(可交互的CNN)》,1996,截图 © 艺术家

图片来源:http://www.ljudmila.org/naps/cnn/cnn.htm

 
Net.art这一词语之后也主要被用以代指发生在90年代的网络艺术行动。回溯科西克启用该词的来源,其实是nettime邮件中出现的乱码错误,其中唯一有效可读的词语便是net.art。Net.art per se的出现更是离不开科西克在Nettime社群中所结识的伙伴。其词义在今天看来已是融入了90年代互联网与艺术性交流场域建构之意。
 
在20世纪90年代的前半段时间中有非常多隐秘活跃的社群接连出现,它们被称为是艺术工作者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有一些顽强地延续至今,如Rhizome、nettime、THE THING电子公告板(BBS)等等;有一些虽然很短暂地出现过,却仍然给今天的艺术世界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财富,比如之前在《它是网络艺术!》所提及的äda 'web,还有net.art per se等。
 
由沃夫冈·斯蒂勒(Wolfgang Staehle)在1991年成立的“THE THING”是出现时间相对较早,并对此类社群之后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怪形”初期是一个BBS论坛,由于所依托的电话网会受到线路的限制,需要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进入,所以论坛用户还是以所建地纽约的本地市民为主。其功能也限制在为用户提供可以围绕当代艺术与文化理论展开轻松对话的空间,形式并不拘泥于论文、日志或是艺术批评,也可以是简单的评论。斯蒂勒说道自己的初衷是创建一个像酒吧一样的虚拟空间,艺术家可以在惬意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而BBS这样以志同道合的群体为基点所建立起来的信息分享媒介则完全符合他的想像。从1992年开始,“THE THING“在克隆、维也纳和其它欧洲城市也开放了多个节点,此后渐渐开发出了聊天室、上传与下载文件等功能。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怪形”也开始举办艺术项目、出售、发布和存档网络艺术作品。除了承载艺术与文化的交流功能之外,它似乎还让人们看到了虚拟空间接过传统艺术机构功能的可能性。艺术家茱莉亚·舍尔(Julia Scher)在其项目《J女士的地牢(Madame J.’s Dungeon)》中通过“怪形”的聊天室功能与观众展开一对一的角色扮演互动;更不乏像the Electronic Disturbance Theatre这样以数字形式抗议而闻名的创作组和,还有Yes Men以挪用复制企业网站、报纸和节目为一贯创作手法的实验性艺术团体。艺术家安德莉亚·露蒂(Andrea Ruthi)(1995)评论“THE THING”:“不像其它论坛只是着重在“发表者”(发送者)与“听众”(接收者)之间传递信息,它被认为是艺术家、评论家与策展人的工具,允许多种关系的沟通与介入。”在彼时的艺术机构内或是传统的艺术世界中似乎还未能给艺术家或艺术工作者提供这样一个如此活跃的交流、创作与呈现的平台。
 
 

“The Thing”广告,c.1996

图片来源:https://anthology.rhizome.org/the-thing

 
由希尔特·罗文客(Geert Lovink)与皮特·舒尔茨于1995年创建的Nettime或多或少收到了“怪形”的启发,成为了一个侧重自由批判的交流空间。它也是为数不多在今天持续将邮件作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平台。舒尔茨在解释Nettime这一名称背后的含义时说到他们希望借由互联网创造一种可以融合片段化社交时间与不同地理时区的“时间泡沫“,通过“不协同的网络(network)和协同的时区,我们才能够发现网上时间的持续性……邮件列表也许能够将这个时间泡沫分享出去,创造出一种独立于空间的共同时间。”(Nettime,1998)为了鼓励更为动态有效的交流,Nettime坚持保留其非盈利、非体制化的模式,同时对文本形式的知识分享抱持着开放的态度,包括在传统大众媒介中所不允许出现的拼写错误或格式错误。这也使得Nettime突破了学术性和商业性的局限,成为了一个对文化工作者而言更为自由的平台。Nettime多年来也一直标榜其内部以无领导的团体、平行的管理结构在运行着社群。
 

nettime标志

http://nettime.org/

 
与此相似的还有在1996年创立于柏林(后转移至纽约)的Rhizome.org,初期定位是一个非盈利的合作性交流平台,同样是以邮件列表的形式集合媒体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以及观众的对话和观点。和“怪形”的BBS论坛一样,穿梭在这个网络中的邮件除了一贯正式严谨的学术讨论,时常还会插入一些好友之间的有趣闲聊,或是艺术家自我推广的信息。就像它的名字Rhizome(根茎)——取自德里达与瓜塔里对一个去中心化、反等级制度的网络结构的描述,建立在邮件列表基础上的社群利用邮件收发不受限制的特性,形成了一种相较传统媒体更为平等的沟通方式,并以此加深每个成员之间合作互联的意向。
 

Rhizome.org广告

图片来源:https://rhizome.org/program/

 

Rhizome.org的创始人马克·特莱伯(Mark Tribe)认为这些社群正是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所说的“社会雕塑”(social sculpture)。它们以“对话为材料构成艺术实践”(博斯玛 2006),并试图对既定的政治经济秩序提出挑战。在90年代伴随着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到来的消费主义时代背景的映衬之下,这些颇具骇客精神的社群所引发的讨论激发了网络艺术的高潮。

 

 

参考文献

博斯玛,J., “武克·科西克采访:net.art per se”,nettime,1997,access at http://amsterdam.nettime.org/Lists-Archives/nettime-l-9709/msg00053.html

 

博斯玛,J.,《Art as Experience: Meet the Active Audience》,2006,access at http://www.josephinebosma.com/web/node/8

 

弗林斯特(Frost),C.,《线上艺术批评:一段历史(Art Criticism Online: A History)》,2019,Gylphi Limited

 

格林,R., 《网络艺术(Internet Art)》,2004,London: Thames&Hudson

 

Nettime,“PanicContent – The Zentral Kommittee Proceedings no.3 (zkp3) Introduction Draft”,1998,access at https://nettime.org/Lists-Archives/nettime-l-9804/msg00025.html

 

Rhizome,"NetArt Anthology", https://anthology.rhizome.org

 
想要探索更多关于网络艺术的知识与讨论?

 

《We=Link》项目将不止于一场线上呈现,CAC将梳理网络艺术脉络,探寻网络艺术的特性,分享自90年代至今的网络艺术创作、线上艺术行动与展览。同时也欢迎相关主题的作者、研究员投稿,请将150-200字文章摘要以及个人简历发送至

media@chronusartcen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