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展览

    菌丝与尘土:弥漫的故事

    2024.03.15 –2024.05.19

    艺术家

    马丁·豪斯(Martin Howse)

    地点: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1号楼2层

    展览参观信息:

    周三-周日 11:00-18:00(17:30停止入场)

    免费入场

    项目支持: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AKuB)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荣幸呈现CAC项目空间第四期“菌丝与尘土:弥漫的故事”,展出艺术家马丁·豪斯(Martin Howse)作品。本次展览将于2024年3月15日开幕,持续展出至2024年5月19日。
    深入土壤与火山坑洞,我们将从微观宇宙(micro-cosmos)的视角一窥跨越以太的震动。

    通过观察到射电望远镜的阵列与毒蝇伞菇(Amanita Muscaria)的辐射式环状生长存在着相似之处,豪斯开启了《无线电菌丝体阵列》(Radio Mycelium Array)项目,尝试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与菌丝网络之间进行一场跨孢子与信号的连结。以动物磁力学、遥感生物传感以及星际通信捕捉方面的前人探索为基础,豪斯探索了非人类实体如何扮演探测器与精神向导的角色,激发扩散式的替代性想象。在《无线电菌丝体阵列》中,灵芝成为接收宇宙信号的天线,在蕈圈中接收来自同一天体的无线电波,组合成一副更大的电磁宇宙视图。在这个语境中,菌丝网络不仅是咀嚼污染物与死亡的分解者,纠缠着跨物种共生的智慧,更是蔓延在土壤中的皮肤,传导着起伏的无线电位信号,调理着精神化学的新陈代谢。《无线电菌丝体阵列》的菌菇装置缓慢地对地质进行编码,不仅网罗着根系的絮语,也记录着光子交换(photonic exchanges)的吟唱。星辰与孢子以这样富有想象力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辐射出一个新的磁场,并重新编码这一场域的心理-地理-物理。

     

    马丁·豪斯,《无线电菌丝体阵列》,2017 ©艺术家

    展览在《无线电菌丝体阵列》的基础上向两个方向进行了延伸。作品VOIDT是一场地下表演的双屏影像,纪录了豪斯在特内里费岛(Tenerife)一个空旷火山洞内的环形行走。当宇宙射线穿过大气层时,会产生大量新的亚原子粒子,而μ介子(muons)就是其中之一。μ介子无处不在且以近光速穿梭身体与物体,这一特质为科研工作中了解看不见的材料和尺寸提供了一种观察手段,如通过测量小范围内的μ介子入射率,便可了解探测器上方或一侧结构的材料性质和密度,这一方法也被称为μ介子射线照相术(muography或μography)。利用这一方法,艺术家赤脚走入火山洞,通过μ介子进行书写。每当宇宙射线撞击移动设备时,就会有少量的火山沙沉积下来。地质景观的实时演变是一场缓慢的过程,带有“中间”意味的μ介子是悬浮在火山坑洞之中的深渊,如蒂莫西·莫顿(Timothy Morton)在《庞大之物》(Hyperobjects)中所提到的,这种“之间”并不在时空中——它本身就是时空。人们可以通过μ介子所提供的中间状态观察临时信号中的深时结构,感知不可见的空隙物质(void material)。

     

    马丁·豪斯,VOIDT,2022 ©艺术家

    除了现场展示的作品之外,CAC还尝试以多样的公共项目活动探索恒星身体(astral bodies)的审美意义,号召观众共同进行身体力行的实验,学习金属在人类身体环境中沉积以及提炼的科学特性,及其所关联的当代技术文化蕴意。
    豪斯的实践探索了地理拓扑环境对于个体心理方面的影响,身体也被视为末日最终的生态学,成为土壤、行星的一部分。在他的创作中,菌类与地质本身就是动态的物质,并且与计算机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矿物与地质时间被纳入庞大的当代基建系统的今天,地质层及其无机构件早已循环进入每一个生命体中。“生理-地理-共生体”并非是关于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道德劝诫,当常态在各类紧急事件频发的时代中后撤,它是一个变得愈发显露的现实。
    < 关于艺术家 >
     
    马丁·豪斯(Martin Howse)以艺术为方式,探索地球(地球物理现象)、软件与人类心理(心理地理物理学)之间的联系。通过(在过程驱动的表演、实验室、行走和研讨会中)构建实验性的状况、实质的艺术作品和文本,马丁·豪斯探索了物质或材料与执行或协议之间的丰富关联,挖掘世间关于可见性和隐藏的议题。

    1998年至2005年,他担任软件表演小组ap的总监;ap善于运用电子废料进行创作,也是早期将数字故障作为创作方法的开拓者。2007年至2009年,他在柏林主定期举办了一系列工作坊、微型驻留和沙龙。他曾创作并参与过的项目与实践包括展览The Crystal World(“水晶世界”)、心理地理物理学峰会、艺术项目Earthboot(“地球启动装置”)、Sketches towards an Earth Computer(“地球计算机草图”)与Dissolutions(“溶解”)。在过往十年间,他开展了众多开放式实验室风格的项目,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表演、发表文章、演讲以及展出作品。与此同时,他创建了以皮肤驱动的音频占卜噪声模块The Dark Interpreter(“黑暗转译者”)与ERD模块合成器系列。

     

    目支持

     

                                                                           
                                                                              “生理-地理-共生体”系列项目
                                                                                             项目构思:张尕
                                                                                             策展人:毕昕,曹佳敏
                                                                                             展览制作:曹达旭
                                                                                             平面设计:PAGE OF

     

    We=Link 与 AOS(arebyte on screen)
    联合呈现
    艺术家:

    黎贝卡·艾伦(Rebecca Allen),crosslucid,April Lin 林森 ,曲晓宇,施蕊妮,徐昊旻,张元(Alice Yuan Zhang)

    策展人:

    瑞贝卡·爱德华(Rebecca Edwards)

    毕昕

    联合主办及联合制作:

    arebyte Gallery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开幕时间:

    2023.11.16

    13:00 英国 / 21:00 中国

    开幕活动呈现于common.garden 

    该项目由Arts Council England支持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荣幸呈现We=Link第四期项目“为数据所生,亦归数据而去(For Data You Are, And To Data You Shall Return)”,展出来自艺术家及艺术组合黎贝卡·艾伦(Rebecca Allen)、crosslucid、April Lin林森、曲晓宇、施蕊妮、徐昊旻和张元(Alice Yuan Zhang)的作品。该展览与伦敦arebyte Gallery联合制作与呈现,并将于2023年11月16日正式发布。

    线上展览“为数据所生,亦归数据而去”通过生成式、影像及游戏化作品,从多重视角探索了虚拟领域中的数字性死亡、更新与再生。以技术、身体与精神为语境,展览对生命和死亡之间的循环性展开了长久且创新的微妙思考,并将死亡视为探讨生命的一种叙事方式。在特定的维度中,数字世界中的“死亡”是可描述、可观察以及可修复的;反之,数字领域中的生命却显得更为神秘——我们虽然理解其生长的本质与追寻颠覆性的需求,却难以准确定义其实质与特征。

    作为arebyte Gallery发起的“身体、心智与灵魂”研究主题的一部分,展览及其组成作品涵盖了一系列数字媒介的流变与成果:从与隐藏代码的催眠性互动到趣味横生的游戏化定制,再到行星规模的模拟,展览呈现了扩展的视频实践与角色扮演叙事,重新构建了数字设备及其物质起源之间的联系,搭建了跨越以太的链接,并制造了与恶意或未知的肉身行动代理之相遇。展览着重强调了数字的腐败性、网站的再生,以及我们如何重新思考数字或情境领域中的存在。

    通过反思数字作品中“过渡性存在”的概念,线上与线下之间的边际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屏幕的调节,讲述了二者之存在方式的循环性,并论证并不在非此即彼的情况。

    展览标题是对《创世纪》中关于非不朽之神学典故的巧妙诠释,类似的概念也见于中国佛教哲学中的“生死轮回”,后者与业力概念及其作为来世社会认可之作用息息相关。通过赋予界面独特的生成性背景,即揭示代码运作底层的神秘特质,以及将数据称为“你将归于的尘土”,展览试图展现万物存在的持续循环。虽然遗迹、思想与身体在数字领域[1]中找到了新的能量与目的,但其底层系统的基础设施(除分布式与自主化的基础设施以外)往往充斥着障碍、界限、审查,以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长久以来,在各种文化中,生命的周期性都可以与数据的收集和转移过程联系起来。当用户进入展览时,他们会如同浏览任何网站一样,提供自己的数据包(包括 IP 地址、互动模式和浏览器偏好),随后这些数据将在展览中被利用,过往访客幽灵般的痕迹以生动的数据可视化形式被唤起。当用户离开网站时,数据留了下来,这些数据在其他网站上通常被称为被动数字足迹(passive digital footprint),网站会收集用户的访问次数、位置和 IP 地址等信息。此外,展览还将保留其他标记与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数据将逐渐分层,以热力图与背景代码的形式逐渐呈现于观众眼前。除此之外,某些作品的体验也基于特定的用户数据而被激活。通过这种方式,网站变成了过去访客的纪念空间;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会话结束时下载他们的个性化数据路径,以提醒他们个人数据使用情况。展览不仅考虑到数据是如何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被挖掘、篡改和传播,更鼓励人们思考数字空间如何通过这些相同的数据成为更新、治愈和重新发现失落或被压抑之叙事的避难所。

    只要我们登录、加载数据、执行计算和输入,我们就会面临个人数据复杂、多面向及多平台存在所带来的影响。展览探讨了用户、数据和浏览器之间的这种共生关系,并提出一种外在条件矩阵:“为数据所生,亦归数据而去”将机器界面中的幽灵形象化,作为一个活跃的代理,展览使通常被隐藏的事物变得透明,让那些因为人类互动及其遗留数据而被侵蚀的网站“层”显现出来——这个幽灵提醒着人们因果关系的存在。

    技术物与时间相互作用。技术规训并改变时间性的轨迹、感知空间与尺度,但也不可避免地被时间性所侵蚀。在《死亡媒介项目》长长的墓志铭中,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对“媒体的失败、崩溃和可怕错误”[1]表示了哀悼。一些技术应用的诞生不可避免地带着些许“向死而生”的意味——只要你还在使用旧机器,你就需要用新机器来替换它;而这种技术物的生死循环,是否事实上也只是在商业压力和营销干预的主导下,对技术的真正本质、时间性和行为的误解?

    尤西·帕里克(Jussi Parikka)与加内特·赫兹(Garnet Hertz)的“僵尸媒体”理论进一步延展了斯特林的观点,声称“媒体不会死亡,而是作为电子垃圾、有毒残留物、废弃小工具和电子产品的化石层而存在”[2]。正如这些媒体理论家所提到的那样,本次展览所关注的媒体——数字实体——正错位地附着在成束的黄色光缆中,在地层之下,山体之中,海床之上,参与着晶体管、灰尘、沙砾、水滴和藤壶的生命周期。

    除了物质基础的分解和蜕变以外,数字实体也会随着时间的更迭、系统的升级和计划性的报废而被取代、解密或湮灭。技术延伸了人类的记忆,但它也在遗忘的过程中被遗忘:被删除的照片、无人问津的游戏、废弃的博客和过时的软件,数字实体的先进发展使其本体论层面的存在亦成为一种闪烁不定。似乎总有一种迭代,让数字世界的 “死亡”看起来像是优化后的“重生”。尽管如此,古老的代码始终是计算机语言深邃而亘古不变的底层逻辑,它们成为一条隐秘的咒语,一位操纵硬件的灵媒,一具潜伏在物质基质上的幽灵。

    “为数据所生,亦归数据而去”是一场衰变的展览:界面逐渐被剥离成代码,它也有可能因为服务器的异常而在某一天停止使用[3];而更可能的,是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磨灭,成为艾比米修斯的过失[4];但它将作为自己的存在,为数据所生,亦归数据而去,成为云端的幽影, 等待不经意的复生。

    [1] 在此指涉的数字空间包括早期的互联网到当下扩展的超感空间。

    [2] Sterling, B. (1995) The DEAD MEDIA Project: A Modest Proposal and a Public Appeal. Available at: http://www.deadmedia.org/modest-proposal.html (Accessed: 20 September 2023).

    [3] Hertz, G. and Parikka, J. (2012) ‘Zombie Media: Circuit Bending Media Archaeology into an art method’, Leonardo, 45(5), pp. 424–430. doi:10.1162/leon_a_00438.

    [4] 基于服务器异常、托管等不可抗力因素。

    [5] 受贝尔纳·斯蒂格勒之著作《技术与时间1 爱比米修斯的过失》的启发,在此指遗忘,以及因遗忘或错误而启发技术进步的可能性与成因。

     

    关于arebyte Gallery >

    Arebyte推进数字文化领域的新试验。面对沉浸式体验和数字内容创作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开拓新形式的参与方法,涉入创意技术,以批判性思维探索当代社会中的技术影响。

    从数字环境、线上展览,到现场表演,arebyte的艺术方案涵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动作捕捉、电脑生成图影、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其位于东伦敦的画廊空间每年吸引约一万名观众来到现场参观,同时年度线上观众总数达到35万名,并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

    arebyte致力于通过在首都伦敦提供合理价位的工作空间来进一步支持这里的创意工作者。我们与私人房东和市政府结成伙伴关系,着力在东伦敦和南伦敦为330名艺术家、制作者和设计师维护他们充满活力的社区。

    https://www.arebyte.com/

    https://aos.arebyte.com/(AOS, arebyte on screen)

     

    黄金与水银,面对太阳,闭上双眼,你将找到它
    
    2023.12.09 - 2024.02.25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艺术家:
    
    knowbotiq(伊冯·威尔海姆,克里斯蒂安·休伯勒)
    
    
    展览开幕:
    
    2023.12.09(周六)
    
    16:00 - 19:00
    
    
    地点: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1号楼2层
    
    
    展览参观信息:
    
    周三-周日 11:00-18:00(17:30停止入场)
    
    免费入场

     

     

    该项目由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支持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荣幸呈现CAC项目空间第三期“黄金与水银,面对太阳,闭上双眼,你将找到它”,展出艺术家knowbotiq(伊冯·威尔海姆,克里斯蒂安·休伯勒)系列作品。展览将于2023年12月9日开幕,持续展出至2024年2月25日。

    展览“黄金与水银:面对太阳,闭上双眼,你将找到它”以诗意的三部曲形式展开。以全球黄金精炼与贸易为出发点,展览探索了瑞士黄金的情感经济、分子暴力以及新陈代谢转换。随后,旅程潜入哥伦比亚,艺术家在此深入非裔哥伦比亚乔科地区的阿特拉托河,考察汞的元素性动态、美学条件与跨本地(translocal)叙事,并质疑冰冷的数据云以及在其基础上所建立的、看似道貌岸然的法律框架。随后,这番探索穿透对于开采以及硅、砂石与时间性炼金术的多元理解,关注殖民基础设施、剥削性劳动实践,以及用生命与爱吸收、消化和忍受污染及其附带损害的非人类存在。

    影像装置《瑞士精神疗愈性黄金精炼》(Swiss Psychotropic Gold)将观众带入黄金的准炼金术提纯中,揭示了黄金中深邃的力比多力量与精神能量,并将其与黄金耀眼外表下的暴力与残酷并置。该影像汇集了艺术家所挖掘的数字影片素材,其中展示了黄金如何被开采、精炼,并转化为金条、衍生股票产品、高科技纳米颗粒或健康产品。在精炼过程中,黄金的药性出现了:它既是汞污染矿井中的剥削劳力的毒药,也是稳定与镇静人们思绪的良药。在此语境下,黄金挣脱了其物质形态,成为一种物质消散性的新陈代谢,它以一种既不中立也不无私的方式,在物质性、物体、声音、节奏和媒介集合固有的意义中发生着变化。

     

     

    knowbotiq,《瑞士精神疗愈性黄金精炼》,静帧,2016-2020 © 艺术家

     

    作为对欧洲殖民历史以及对黄金的精神治疗性欲望之批判的延伸,《水银体:遥感》(Mercurybodies: Remote Sensations)让人们关注到汞这一物质元素中固有的动态主体性。其核心是质疑利用遥感数据与技术解决复杂的精神、社会和环境事件的方法论,强调科学的“解决方案/结论”往往缺乏同情以及对构成因素之众多性的意识。汞被描绘成一种能够进入其他化合物、与其融合或引发冲突的物质。它不仅存在于自然界或污染物中,还通过国际交易、政治竞争和经济数字的无形跨地链条潜入其中。《水银体:遥感》通过遥感进行的批判性制图反映了“美学条件下,共存(being-with)-- 在时间和空间中具有共同责任—之可能性” 1

     

    knowbotiq,《水银体:遥感》- 水银体4:受污染的女性身体与有性繁殖,静帧,2021-2023 © 艺术家

     

    在作品《水银体:分解缓慢的暴力》(Mercurybodies: Composting Slow Violence)中,汞的化学暴力存续,与地质学的“冷静”语言一起深入全球统计数据、想象力与价值观中。大型采掘机器卷起狂沙,也助长了不平等的财富创造和污染补偿的全球性流通。同时,不成比例的伤害也在生态殖民主义的合理化与隐蔽性之下挥之不去。或许,视频中反复出现的旁白——“成为石头”——既是一种哀叹,也是一种行动呼吁:它强调了仅仅承认“他者”的声音并不能实现真正的普遍性与互惠。我们应思考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划分,以及这种划分作为差异、市场管理和主权的基础合法性,我们不应忽略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共生的动态关系。我们也许需要一种嬗变且共生的分解,以瓦解主观情感和物质潜能中固有的同质化暴力。

    knowbotiq,《水银体:分解缓慢的暴力》,静帧,2021-2023 © 艺术家

     

    展览中的三件作品不仅挑战了根植于人文知识中侵蚀性的价值观,审视慈善情感中的暴力,也呼吁着一种嬗变且共生的分解,以瓦解主观情感和物质潜能中固有的同质化暴力。展览标题的灵感取自于人类学家迈克尔·陶西格(Michael Taussig)用诗意的语言虚构而成的博物馆。陶西格在他的故事中强调,在拜物领域中,像黄金这样的特殊物质超越了其单纯的矿物属性。它们散发出的本质与其说是“物”,不如说是“人”,体现了一种无法归类的精神特质;也正是这种特性赋予了物质奇特的美感。黄金看似在表达自己的叙事,但事实上又承载着人类历史的重量,而这一切却又都隐藏在自然历史的伪装之下。

    在这个物质汇流的展览空间里,我们邀请观众深入了解与黄金与水银有关的复杂微观情感,沉浸在物质与神话不断联系和中断的诗意语言中。我们鼓励观众进入分子虚构的枚举中,流转在与其他实体的相互依存中,参与跨本地的经验交流,并参与元素、自组织实践与关怀的炼金术转化。聆听物质的声音,旋入时空的漩涡。

     

    1. knowbotiq, “Remote Sensation, A Critical Cartography of Remote Sensing” in Amazonia: Anthology as Cosmology, ed. Kateryna Botanova and Quinn Latimer (Switzerland and London: CULTURESCAPES and Sternberg Press, 2021), 289.

    
    
    
    
    
    关于艺术家 

     

    knowbotiq(伊冯·威尔海姆,克里斯蒂安·休伯勒)致力于实验知识形式与媒介性、政治表征与认识论违抗。在其近期项目中,knowbotiq以算法治理术、力比多与情动经济,以及后殖民暴力为重点,调查并勾勒了非人类地理学。他们以各种形式(表演性场景、批判性虚构、发明、邂逅)探索分子、精神疗愈与衍生美学。

    该组合曾以knowbotiq research的名义与亚历山大·图恰切克(Alexander Tuchacek)共同参与第十五届文献展、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双年展(奥地利馆)、蒂米什瓦拉Art Encounter双年展、莫斯科双年展、首尔双年展、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鹿特丹双年展。他们的作品曾在纽约新美术馆、鹿特丹Witte de With美术馆、台北当代艺术馆、圣加伦美术馆、斯图加特美术馆、卢布尔雅那Skuc画廊、北京中国美术馆、奥胡斯美术馆、赫尔辛基当代美术馆、汉堡美术馆、奥斯陆亨利-昂斯塔德艺术中心、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等地展出。他们亦获得过多个重要奖项,包括:巴塞尔Pax Art Award(2019 年)、瑞士艺术奖(2012 年)、科隆克拉森媒体艺术与摄影奖、卡尔斯鲁厄(ZKM)国际媒体艺术奖、威廉·莱姆布鲁克博物馆奥古斯特·塞林(August Seeling)奖。

    knowbotiq任教于苏黎世艺术大学。

     

     

    河流志
    
    2023.10.28 - 2023.11.26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艺术家
    
    Lundahl & Seitl
    
    
    展览参观信息:
    
    周三-周日 11:00-18:00(17:30停止入场)
    免费入场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荣幸呈现瑞典艺术家组合Lundahl & Seitl的艺术项目《河流志》,该作品为CAC项目空间第二期下部分。《河流志》将于2023年10月28日在CAC开幕,并将持续展出至2023年11月26日。

    作品标题《河流志》所指涉的是关于一条河流从其源头到河口的故事,作品本身也是一段动态的过程。当观众变成不断演化的指号体系(semiosis)里,一张由关联与作用力所构成的广阔网络中的节点时,意义便会产生。受波尔塔瓦托米原住民(Potawatomi)语的语法启发,作品发展出一种静默的、基于感官的反抗。波尔塔瓦托米语中的单词大多为动词, 这其中也包括“河流”一词,可译作“成为一条河”。《河流志》排斥艺术作品自成一体,并将周遭环境中的变化视作体外之物的概念,它邀请观众增强自己的现实,唤起身体内与身体之间那条河流的生活世界(lifeworld)。

    呈现于CAC的《河流志》包含了展期内定期发生的表演以及展厅内的装置,通过听觉与视觉勾勒出塔伯哥河(Tabergs Ån,瑞典)的片段。该河流位于艺术家的家乡,也是他们开启《河流志》系列的第一个水体与研究。作品表演部分的基础单位是两个个体与一个更大的群体间所产生的互动(interaction),以及他们在群体内部中的相互作用(intra-action)。观众牵引着彼此一起移动,但他们的体验被遮蔽视野的护目镜以及立体声带来的不同时间线所分割。每位观众在作品的编排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你是水,我是石头,他们在材料之间、在视觉和听觉器官以及皮肤神经之间的摩擦中彼此连接,并依赖于彼此的视角串联出一个现实。

     

    《河流志》表演现场,2022 © Lundahl & Seitl

     

    在展厅内,几个耳机错落地悬挂在半空中,他们与地面的距离正是艺术家录制塔伯哥河的声音时,其收音设备与河面的距离。展厅地面的水纹绘图也对应着河流的收音点,当观众踏在水纹之上,身体代替了河流中的石块,它们经受河水的拍打过程中,空气被挤压,产生的微小压力波被双耳和水下麦克风捕捉到。空间中的物理方向由多个听音位点构成,观者站在下游、跪在上游、躺下、等等,绘制出了虚拟的河流地形。声轨指引观者在展厅中,如水一般,在多条水流间,以不同的速率移动。但是,在与群体和作品的关系中,观者的身体从哪里开始?又从哪里结束?与此同时,在展厅的另一端,一条波状线伴随着黄浦江在开馆时间内的潮汐变化浮动于展厅另一端的墙面上,将“河流志”的源头与上海这座依水而生的城市连接了起来。

    河流生态以及水和石头等无生命实体常常被降格为获取对象,而《河流志》传达的与它们的亲缘关系中,在个体的体验间,融入了多元的、超越人类的多重视角。这一过程扩展了汉娜·阿伦特(Hanna Arendt)的“常识”(common sense)概念。群体变为一条河流,并以此为起点,扩展到更多团体中,诸如微生物、机器、天气系统,上至整个生态景观,下至基本粒子。

     

    围绕塔伯哥河进行的声音采集及研究过程记录,2023 © Lundahl & Seitl

     

    在本次展览中,真实与想象调和于观众中,将虚拟现实的概念——它并非是一种技术形式,而是一种具身性 —— 作为一种媒介,接入多层现实,在其中,传统的理解方式和理性化策略已不再足够。它将环境美学中的技术框架从数字和统计学的“数据转储”模式(与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相关)转向了简·贝内特(Jane Bennett)提出的“地球情动”(geo-affect)概念,强调了环境与物质世界的情感关系影响政治与伦理意识的作用。

    《河流志》表演活动的时间安排即将公布,请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CAC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以及网站动态。

     

    《河流志》的研究由伦敦南岸艺术中心提供支持。

     

     

    
    关于艺术家 

     

    © Lundahl & Seitl. Photo: Thron Ullberg

     

    Lundahl & Seitl居住工作于斯德哥尔摩。他们的沉浸式独立项目通过对肢体行动的编排、物质和时间,将展览媒介重新诠释为建立关系的过程。这些项目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皇家艺术学院(英国,2014)、Gropius-Bau美术馆(德国,2016),以及波恩美术馆(德国,2017)。他们参与的群展包括第八届北欧当代艺术动量双年展(挪威,2015);“一座想象的美术馆”,蓬皮杜梅斯馆(法国,2016-2017);第三届科钦姆扎里斯双年展(印度,2016-2017);以及最近的委约展览:“另一种历史的回音”,卡塞尔国家剧院,该展与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同期举行。2022年秋季,他们曾担任麻省理工学院ACT项目的访问艺术家。

    Lundahl & Seitl二人组所开发的方法与艺术形式包含了演出、动作编排、引导指令与沉浸技术,并将它们与物质对象和人类将其感知编入世界的能力并置。虚拟现实对于他们而言不是一种技术形式,而是一种与周围环境建立关系的能力或感知。他们通过对虚拟现实的探索,把握自由、自治以及现实、想象和感知的概念,愈加深入洞悉技术如何构建“我们”,并为人类环境域(umwelt)建立了基础——它如何将我们与其他生命形式和过程连接与分割。

    他们的研究是隐晦的、启发式(heuristic)的,并包含了多元的神经状况(neuro-diverse)。这样的研究依赖于迭代过程中的直觉。在这一迭代过程中,艺术家通过与诸如哲学家、人类学家、写作者、游戏引擎程序员、神经学家、政治家、策展人、公众等不同领域及身份的人合作,借由感官经验、直观的观察,和倾听,使观念、理论和故事与现实世界中的阻力相遇。他们的项目通常是长期的,并会发展成系列,有时也会分叉出全新的作品。他们的实践涵盖策划、展览、场域特定的独立项目,以及公共空间中的集体行为。

     

     

    
    没有完美的咒语
    
    2023.9.14 - 2023.11.1
    
    We=Link与virtual.hek.ch联合呈现
    
    
    艺术家
    
    0xSalon,库伦·米勒&盖布里埃尔·邓恩(Cullen Miller & Gabriel Dunne),劳伦·胡雷特(Lauren Huret),伊利亚·卡里兰皮(Ilja Karilampi),李汉威
    
    
    策展人:
    
    毕昕
    
    
    
    展览参观信息:
    
    线上 http://we-link.chronusartcenter.org
    
    
    
    线上开幕:
    

    2023.9.14  周四

    北京时间18:00-19:00(巴塞尔 12:00-13:00)

    
    联合主办: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HeK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
    
    
    

     

    该项目由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支持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荣幸呈现We=Link第三期项目“没有完美的咒语”,展出来自艺术家及艺术组合0xSalon,库伦·米勒&盖布里埃尔·邓恩(Cullen Miller & Gabriel Dunne),劳伦·胡雷特(Lauren Huret),伊利亚·卡里兰皮(Ilja Karilampi)与李汉威的作品。展览与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HeK)联合呈现于virtual.hek.ch,并将于2023年9月14日开幕,持续展出至2023年11月1日。
    
    异化的加密文化带有特定的神秘学意味。从区块链布道者(blockchain Evangelists)到DAO召唤师(DAO Summoners);从串联并协同操作于链上代码到链下基础设施之间的混合智能合约——神谕机(Oracles),到通过在单个节点上同时运行多重伪造身份,从而造成51%投票的系统安全威胁——女巫攻击(Sybil Attacks);甚至连发布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货币系统》的中本聪也是身份不明的神秘存在。代币作为精神身份的社会契约实施着原生的激励与治理,而NFT则作为新的次时代精神图腾凝聚着加密文化的意志。
    
    
    论技术层面而言,加密科技亦潜伏在冥暗关联的阴影里。尽管随着历史演进,互联网与密码学逐渐从战争武器进化为计算机科学,但在实践中,它们依然以一种“黑暗”的形式呈现——复杂的代码与晦涩的技术逻辑被封印在友好的交互界面之下,其目的也保持暧昧不明。加密技术普及的结果是更广泛的安全性与透明性,亦或者仅仅创造了更大的分歧、愈发无处不在的监控,以及一种全新的垄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技术孕育了更多的加密形式,而在其中,更多深渊。” 1 如策展人与美术史学家纳迪姆·萨曼(Nadim Samman)所言,加密的对象阴郁而诡谲,充满悖论,但同时又维护了诗意的审美想象。
    
    展览“没有完美的咒语”探索了区块链相关创作中的隐秘知识、嬗变的意识形态与次时代精神;沉浸在晦暗中,与古老的语言、神话人物、仪式、符号以及像素缠绕,成为居住在以太的元灵。窥探分布式技术的信条,你将在这透明却又浑浊的水晶球中占卜到什么?是梦想,或希望?还是一个不断在外化的、冷漠的熵引擎?2  它预示着附魔般狂欢的卷土重来?还是重蹈覆辙的加密寒冬?或许,不存在完美的咒语。恰如作者詹姆斯·布来多尔(James Bridle)所提及的那样,“区块链所制造的问题,也正如比特币所呈现的戏剧性,从根本上说,都与权力结构与个人权利之间的永恒斗争密不可分。”  3 当编程、再发明、骇入与重启成为少数人的特权时,我们如何想象一个对于大多人来说更加公平的社会?我们是否能够为了完美无瑕的比特信念而容忍地球生态的崩溃?然而,对于那些能够通过加密及分布式技术抵抗极权对于个人权力侵蚀的人来说,生态平衡又是否迫在眉睫?咒语的创造伴随着牺牲,或许比起许愿从技术中有所获得,我们更需要的是要扪心自问:什么是我们能够,我们愿意,以及我们承担得起的牺牲。
    
    
    
    

    1. N. Samman, Poetics of Encrption, Art and the Technocene, Berlin: Hatje Cantz Verlag, 2023.

    2. W. Alsindi 和 D. Breitling, 该描述参考Alsindi与Breitling的对谈,. Available: https://diffractionscollective.org/an-entropy-engine-forever-externalising-w-wassim-alsindi/.

    3. J. Bridle, Introduction, 出处 The White Paper, by S. Nakamoto, with a guide by J.K. Brekke, London, Ignota, 2019, p. xxii.


    
    

     

    < 联合主办 >

     

     

     

    坐落于巴塞尔(Basel)的HeK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是瑞士当代媒体艺术和数字文化的国家级能力中心。自2011年至今,该机构围绕着媒体技术的美学、社会政治和经济效应展开创新性和批判性讨论,并担任着核心作用。作为一个探索和运用新技术的当代艺术平台,HEK推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美学实践,不仅仅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变化中的世界,并且积极参与其过程,直面21世纪文化的紧迫拷问,同时踊跃地为问题的调解作出贡献。除了项目、展览和调解活动之外,HEK也关心着收藏方法论和数字艺术的保存问题。

    https://hek.ch/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成立于2013年,系致力于媒体艺术之展示、研究/创作及学术交流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 通过展览、驻留、奖学金、讲座、工作坊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出版, CAC为媒体艺术在全球语境中的论述、生产及传播开拓了一个多样化且富有活力的平台。CAC以批判地介入不断改变进而重塑当代经验的媒体技术来推动艺术创新及文化认知,回应当下媒体社会中即刻生发的挑战与机遇,并将日益迫近的后人本(post-human)现实及其所昭示的社会与政治蕴意带入公众意识。

     

     

     

     

    横断涟漪纪:无名之地
    
    2023.9.17 - 2023.10.15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艺术家
    
    陈萧伊
    
    
    展览参观信息:
    
    周三-周日 11:00-18:00(17:30停止入场)
    免费入场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荣幸呈现CAC项目空间第二期“横断涟漪纪:无名之地”,展出艺术家陈萧伊系列作品。展览将于2023年9月17日开幕,持续展出至2023年10月15日。
    
    本次展览将展出《当特提斯海向西退却,留下残响》与《心跳》两件作品,旨在揭示横断山脉的皱褶山体作为介质所传递的时间性与感知。横断山脉位于中国西南,其复杂的地理物理过程与特性使它拥有多样的动植物栖息环境,从而催生出丰富的生物群系与民族文化。这里也是中国重要的矿产地,存储与生产了大量金属矿,包括煤矿与铁矿。如果,二十世纪中期情景主义艺术家在城市空间中的游走就像尤西·帕利卡(Jussi Parikka)所说的那样,是对晚期现代资本主义的描绘,那么,陈萧伊的行走在这样一片混合了野生林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与留有人类工业生产痕迹的地区所要勾勒的又是什么?
    
    
    陈萧伊,《当特提斯海向西退却,留下残响》,2022,影像静帧 © 艺术家
    
    《心跳》在空间中的另一角,几颗石头零散地摆放于地面。它们是尾矿,即矿石在经过提取后残剩的部分,由陈萧伊在横断山上的废弃矿区中采集而来。每颗石头上的屏幕播放着被置于矿区与自然保护区边界间的红外摄像头所捕捉到的画面。屏幕上间或出现的漫步的动物、飞虫与一些无从知晓的动静提醒着我们,在这块对于人类而言不再具有价值的“人为遗迹”上,有着超出人类视野之外的存在。
    

     

    陈萧伊,《心跳》,2021-2022 © 艺术家

     

    除此之外,展览还将呈现一些节选文本,分别来自由艺术家基于“横断涟漪纪” 作品系列所创作的短篇虚构故事《重誓》,以及她在完成该项目的调研走访期间所撰写的日志。这些文本被金属“石头”所遮盖,观者捡起这些“石头”,通过一种不甚明了的非线性褶皱叙事去探索在这一项目周遭泛起的涟漪。
    
    “横断涟漪纪:无名之地”旨在引发围绕无机体堆叠的时间性的想象。时间的剩余物亦是地质的,它们不仅是来自过去的残响,也是在复杂的地理物理与媒介技术环境中正在形成的未来图景。
    
    CAC Project空间第二期由两个展览构成,分别是“横断涟漪纪:无名之地”,以及由瑞典艺术家组合Lundahl & Seitl所创作的参与式项目“河流志”(River Biographies)。“河流志”将作为第二部分于2023年10月28日开启,更多相关信息即将发布。
    
    
    
    
    关于艺术家 

     

     

    陈萧伊(b.1992)生于中国四川,于 2014 年获得伦敦艺术大学纯艺术摄影硕士学位,目前工作生活于成都。她的作品基于摄影并不局限在具体的媒介当中,通过生产图像的方式,关注生命体的微妙感知,并不断挑战既定的逻辑、感知与想象来探讨存在本身的问题。在近年来持续进展的项目中,她关注过往历史中西部作为资源区,聚焦于横断山脉区域的矿山与开采遗迹为切口,持续地打捞那些失落的时间,自然与大地的迷团。从过去的采矿业到如今的山地生境,她在山脉的时空堆叠与土地关系中展开工作,并尝试通过更旷阔的叙事对西部山地进行 “影像的扫描”。

    尘间涌流
    
    2023.6.20 - 8.20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1号楼2层
    
    艺术家
    
    龙盼
    
    
    展览参观信息:
    
    周三-周日 11:00-18:00(17:30停止入场)
    免费入场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荣幸呈现2023年全新项目板块CAC项目空间第一期“尘间涌流”,展出艺术家龙盼系列作品。本次展览于2023年6月20日开幕,持续展出至2023年8月20日。
    
    展览中的两件作品《千叶集》与《花火》源自龙盼于2021年前往广东省贵屿镇的田野调查。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处理地之一,贵屿镇是过去二十年间高速发展的行星尺度计算景象背后关键的一部分。龙盼通过寻找该区域内金属沉积的痕迹,开启了一项艺术性的实验。
    
    展览现场 ©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展览现场 ©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花火》呈现了铜这一遍布全球物质经济的贱金属,在经历了提炼、液化后,以中国传统打铁花的方式再次回到土地的绚烂时刻。在迸出的火星间,展览亦展开了龙盼朝着另一个向度炼金的过程。艺术家关注到卫星图上空白区域内生长着的重金属富集的植物,来自世界各地的废弃电子产品中的重金属渗透并沉积其中。在《千叶集》中,植物根系被从土地中拔出,经过冶炼的金属被转化为叶状瓷片表面的釉,在显微镜下,金属最终显现出肉眼可见的闪烁尘埃。
    

     

    《千叶集》陶瓷叶片,龙盼,2022 ©艺术家,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千叶集》文献  ©艺术家,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千叶集》微距摄影 ,2022 ©艺术家,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花火》,龙盼,2023 ©艺术家,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花火》与《千叶集》中的金属伴随着有机物的脉动,流转于技术物、土地与植物之间,揭示出生命与非生命之间互渗的涌流,以及背后的当代炼金魔法——化学与资本主义下地理分散化的后勤基建。跨越了星球上不同系统与尺度的社会性、政治性与概念层面的激荡也在摄像镜头与显微镜下显现。
    
    
    
    
    关于艺术家 

     

     

    龙盼是位工作于艺术、调研、技术和社群的社会实践艺术家,她使用数码和生物材料,例如真菌、植物、污染物、电子元件、矿物等,媒介包含但不限于生物雕塑、装置、影像、摄影等,围绕生物修复和生物政治学问题进行合作。她对环境中的人类足迹,以及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感兴趣,并通过“植物冶金学”和“真菌降解”等生物技术,使环境不可见的变化变得可见。她希望通过跨学科的研究、田野工作和视觉艺术表达,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读解当代工业社会下人类的生存与环境之间更深层的、往往被忽视的关系。探索和呈现人类所处的整个生命网络的“秘密对应”。

     

    为纪念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成立十周年,CAC在其新空间举办一场文献展,呈现机构于过往十年间之研究与实践轨迹的记录。展览于2023年4月16日开幕,自4月17日持续展出至5月28日。

     

     

    CAC过去十年多维度的各类项目在展览中跃然于三条时间轴之上——展览、公共项目,与CAC实验室,项目之间的关联以若干条影响着CAC研究方向的线索展开。这些线索涉及了广泛的媒体艺术议题,同时也见证着正在发生的文化范式之转变。从机器的动态性到运动图像的流动性,从混合现实和具身技术,到围绕机器本体论的思辨,从比特和字节的物质性,以及数字的算法力量所构造的新现实,到人工智能所涌现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从与不同生命形态以内在方式的相遇到人工代理、生物介质所展现出的智力与自主性,生命、自然、现实、环境、时间、物质性等概念被质询,并偏离其传统语义——CAC策划的诸多项目都指向了一个由事物彼此联系并影响的、缠绕的世界观,并对此间万物的定义超越了技术与自然、生物与非生物、主体与客体、物质与非物质的对立。

     

    摄影:钟晗

     

    以下轨迹归纳了CAC过去十年的实践特色:

     

     

    # 机器,机器人学,机械集合,类人,自动化,系统论

     

    媒体艺术首先是基于技术设备的艺术,与设备、器械密不可分。机器是创作的媒介,也是展示的设备;机器是相互依存的、协调运作的器官;机器既是对生命与生机的模仿,同时也运转出其特殊的存在逻辑、心身属性与社会关系。这一线索将从机器运动这一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出发,探索机器美学、身体与机器、系统思维、控制论、算法与机器自治等主题。

     

     

    # 动态影像,VR/AR/XR,混合现实,沉浸,具身性,存在主义技术

     

    作为机器运动的延伸,动态媒体、图像机器与动态影像向真实生活的模拟迈出了重要一步。人类和机器之间的日益融合如何在艺术中体现?虚拟技术如何改变我们对于现实与时空的定义?比特和字节的物质化成为通过物理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扩展现实等技术手段,在混合及媒介化现实领域中进行新形态艺术创作的基本要素。第二线索的研究与实践介绍了“万物源于比特”的审美之物如何通过混杂数字与物质两种形式来达到模拟和表征的概念。这一线索还探讨了如何通过虚拟与增强技术创造非线性的、体验性的叙事,如何通过脱离现实来质疑我们所感知的现实。同时,有关现实的本质和人类感知的基本本体论问题也将在该线索中被仔细探究。

     

     

    # 代码,数据,网络艺术,互联网,网络理论,开源,区块链

     

    在这个版块中,围绕计算机代码创造与理解的知识产出以及批判性的艺术实践将同时进行。这一线索探索了计算机代码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行为和感受;以及数字计算与网络如何深度渗透于人类生活、社会、地缘政治格局、财政体系、劳动条件、基础设施与环境。通过审视前-后端界面,以及支撑这些界面的各类数字网络基础设施,该版块所囊括的研究与实践揭开了复杂技术系统的隐形依赖,反思了早期互联网文化的形成及先锋精神,以及当前数字世界中肆虐的噪音与暗物质。

     

     

    # 生物艺术,生命政治,微生物政治,生物过程,亲缘关系,生物工程学

     

    该线索的实践通过呈现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技术的艺术性应用,探索了对生命新技术方法所衍生的哲学与伦理层面的考量。这条轨迹创造了与各类生命形式的相遇,剖析生命与生长之怪诞且躁动的界域以及活体与潜意识之间的边界。

     

     

    # 算法,人工智能,能动性,涌现,共生,生物媒介

     

    面对这个由比特和字节的物质性、数字算法力量所构成的新现实,我们该持有怎样的想象力以及对主体的认定? 如何将机器智能视为在另一种量级上,有着不同于人类的主体性的,具有能动力的存在? 这一线索探索了无机物、非人类实体、电子物件、算法、代码和生物介质所表达出的智能、自组织、自生产、自主性和亲生物特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重新思考智慧、生命和存在的定义,寻求所有生命在共生中纠缠与共存的潜力,从而见证每位同居者独特的自我身份的出现。

     

     

    # 环境域,能量,机器生态,人类纪,不止于人类,气候工程,宇宙政治

     

    CAC的研究与实践横跨了新物质主义——如见诸于物论、扁平本体论与后人类研究等广泛议题,将多种类型的生命体、多种层级的环境、大地与多种秩序的人工制品在愈发复杂的纠缠中相互关联,其尺度辐射自微生物至行星,体现了后人类语境下对于多重主体性之不同层次的理解。物质性、时间性、具身性和自然等概念如何在当代媒体社会语境下被重新阐释和扩展?如何在当前技术逻辑所导致的、深受表征危机的状况与环境的紧迫性所困扰的后人类社会中,去回应多孔性、复杂性、横向性和美学等概念?该线索下的项目深入探讨了后人类如何作为艺术创作的条件,在 21世纪引发新的文化想象之范式转变。

     

    值此十周年之际,CAC邀请观众加入这场对机构过往之历程的回顾,并以此作为新起步,以多节点、网络化的研究与展示模式延续CAC的使命。

    缠绕:生物/媒介

    2022.07.30 – 2023.02.06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艺术家:

    曹舒怡、马兹·贝林·克里斯蒂安森 & 乔纳斯·约根森、金允哲、顾广毅 & 罗伃君 & 田倧源、安妮·刘、曲晓宇、阿纳斯塔西娅·瑞娜 & 黄丹蕾 & 梅雷迪思·宾尼特 & 乔治娜·诺兰 & 胡一玫、唐子豪、王月悦、徐昊旻、奚雷和やくしまるえつこ

    展览构思: 

    张尕

    策展人: 

    毕昕、曹佳敏、张尕

    开幕日:

    2022.07.30

    参观信息:

    周三-周日 11:00-18:00(17:30停止入场)

    免费入场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即将呈现展览“缠绕:生物/媒介”,展出的十组作品来自于艺术家曹舒怡、马兹·贝林·克里斯蒂安森 & 乔纳斯·约根森、金允哲、顾广毅 & 罗伃君& 田倧源、安妮·刘、曲晓宇、阿纳斯塔西娅·瑞娜 & 黄丹蕾 & 梅雷迪思·宾尼特 & 乔治娜·诺兰 & 胡一玫、唐子豪、王月悦、徐昊旻、奚雷和やくしまるえつこ。
     
    放眼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能够以信息、程序和代码的形式被阅读、测量和研究。媒体理论家尤金·萨克尔(Eugene Thacker)在其2004年出版的著作《生物媒介》(Biomedia)一书中,阐述了生命形式正在发生的语境重置——从碳基质料到硅基质料的过渡,以及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密码与计算机代码的融合。当一个生命实体被理解为一种媒介,生物过程之实现(corporealizing)便是"一段调节过程"(a process of mediation),这也应和了萨克尔的媒介理论,即介质化是媒介物形成的必要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生物系统并不是以一种可以追溯至牛顿机械范式的简化方式来运作的;相反,它在星云、无数的粒子和情景中演化,生物体需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情况得到协调"。
     
    展览“缠绕:生物/媒介”通过重新思考生物媒介的概念来进一步探索这一情况。所有实体都处于不断把握和适应不可预测的熵宇宙的过程之中,自然的波动、演化和可编译的物质性也反映在信息、程序和代码的组织和执行中。而重要的是,我们要以独特的视角去探讨人工智能、电子学、算法和信息学中的亲生物特性,“缠绕:生物/媒介”既是对这种视角的思考和行动。
     
    本次展览不仅将生物艺术从一门主要通过技术手段处理细菌、基因或转基因材料的艺术学科中提升和解放出来,还回应了当下的紧迫诘问,其对象包含了生命基质的转变性与生命的定义;不断变化的自然过程演化范式;在生物和技术域的影响下所涌现的新主体;以及对物理存在(自然)、技术存在(人工)和精神存在(生物)之间共生关系的渴望,并以此在后人类世界秩序中重思西蒙栋式的概念。
     
    参展的作品在展览的四个章节中逐步揭开面纱。第一章节"转码"(Transcoding)探讨了无机物中体现出的智慧和生命节奏(曹舒怡),意识的可塑性和技术迭代之间的反馈回路(安妮·刘),以及各物种之间的流动性、协作和能量流动(阿纳斯塔西娅·瑞娜 & 黄丹蕾 & 梅雷迪思·宾尼特 & 乔治娜·诺兰 & 胡一玫)。本章不仅探讨了情感、感知和主观性是否可以被产生和塑造于代码、设备和实验室之间,还以生物为中心的设计角度描绘了人类和非人类实体之间的未来连接,并呼吁建立一个将互惠的美学与行星思维纳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更为开放的智能机器生态。
     
    曹舒怡
    《蜉蝣》
    三频道影像装置
    2021
     
    《多孔》
    3D打印树脂雕塑
    2021
     
    安妮·刘
    《在肉身机器中寻找灵魂》
    影像装置
    2018-2020
    阿纳斯塔西娅·瑞娜、黄丹蕾、梅雷迪思·宾尼特、乔治娜·诺兰、胡一玫
    《微生物宇宙》
    影像、手机应用软件

    2020-2021

     

    第二章节“进化”将探索生物作为媒介的可能性,以及媒介所具备的生物特征,生命和代码、自然和人工、有机体和比特是否还能被区分?艺术家やくしまるえつこ的项目《我是人类》(I’m Humanity)基于"后人类音乐"的概念,将DNA序列视为存储音乐的媒介。作品通过将音乐信息转换为蓝藻的基因密码,进入了一个动态的进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音乐信息有可能因突变而丢失,其文化信息也可能被衍生、改变,甚至替代。

     

    やくしまるえつこ

    《我是人类》
    基因编码音乐,激光唱片,音乐视频

    2017

     

    顾广毅、罗伃君与田倧源的合作作品《未来神猪博物馆》进一步探讨了生物媒体在文化维度中的进化。艺术家们虚构了一个科幻场景:2020年之后,猪处于灭绝的边缘,与此同时,存在着无数个平行世界通过前沿技术手段着手猪的培育。《未来神猪博物馆》这一概念性的博物馆通过相悖观点的交流、建筑的工程图像展示,以及艺术家们的虚构想象力,深入研究了民间习俗、技术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

     

    顾广毅、罗伃君、田倧源
    《未来神猪博物馆》
    四频道影像装置,文献,3D渲染模型
    2020

     

    在第三章“能动主体”中,我们将探索自然、无机物和人工生命所展现的生机与自主性,以此来进一步扩大我们对生命的理解。金允哲的《阿尔戈斯》(Argos)将机器视为一种非人类主体。这件作品由四十一根盖革·穆勒管组成,呈现了一个生物体,一阵检测到宇宙粒子的闪烁。《阿尔戈斯》不是一台静止的机器,而是一个动态的建筑结构,在宇宙辐射和振动的脉冲之间不断进行交互。如果说金允哲的作品探索了隐喻和物质性之间的关系,那么马兹·贝林·克里斯蒂安森与乔纳斯·约根森的作品则重新思考了语言和物品之间的关系。《SONŌ》探讨了语言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影响。根据艺术家们的研究,对于社交型机器人,声音信号在传达情感方面,相比较于视觉,可能是更具有效性的媒介。作品指向"生命为何"的问题,语言/声音对生命意味着什么?

     

    马兹·贝林·克里斯蒂安森,乔纳斯·约根森 
    《SONŌ》
    软体机器人装置
    2020-2022 

     

    金允哲
    《阿尔戈斯》
    穆勒管、玻璃、铝、微控制器
    2018 

     

    曲晓宇的作品《虚拟溯源》构建了一系列人工地貌与声景,以显现出一套人工智能系统的具身体验。通过揭示人工智能系统轻巧智慧的外壳之下所隐藏着的、无处不在的硬件基础设施,曲晓宇旨在重新勾勒出该系统散落于地层之上的本体。该项目隐秘地指向了后人类转向,自然与技术在此间缠绕。

     

    曲晓宇
    《虚拟溯源》
    影像装置(彩色,多通道空间音频,10 分钟,循环播放)
    2022 

     

    第四章“共生”对有机生命和人工生命的融合及其相互依存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从系统的视角发展出围绕着生物性媒介化所构建的多种关系的理解方式与讨论。

     

    作品《云凝为雨滴坠入海洋》是对汉斯·哈克(Hans Haacke)于1963至1968年间创作的《凝结立方体》(Condensation Cube)的重构,反映了艺术家王月悦所关注的技术物生成自主性的过程以及其系统在周围变化多端的环境中的运作过程。这一点可以追溯至20世纪中叶,计算、社会政治研究、艺术等领域中兴起的控制论运动。王月悦在生物学、生态学与技术的交界之间进行新的探索,利用一个处于未来的、遥远的数据——在艺术家家乡青岛的一片海域内收集的天气预报数据——进一步丰富了“立方体”和环境之间的交互。"立方体 "中呈现了技术的自我和生态(一种没有自然的生态)之间涌动的关系。

     

    王月悦

    《云凝为雨滴坠入海洋》

    定制电子元件,水泵,雾化器,亚克力,不锈钢,pvc 管,水

    2022

     

    奚雷的研究项目《为什么是桑园围?》关注与水有关的传统技术在今天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它们是否具有指引我们超越定义着现代技术物演化过程的 "陆地中心主义"(land-centrism)?通过关注传统和现代技术水利基建之间存在的内部张力,该项目从社会与经济价值的角度,扩展了人们所冀望的那种共生发展——由技术驱动并与自然相融——的论述空间。

     

    奚雷

    《为什么是桑园围?》

    单通道有声影像,拾得物(鱼饲料编织袋、渔药罐头和渔药桶)、铜合金电烛灯

    2022

     

    同时,徐昊旻在其作品《无本之木》中进一步质疑了共生的概念——可能是另一个由人类欲望筑构的乌托邦。作品呈现了一个阴郁的场景,一棵被连根拔起的枯树、噪音和积压的混乱图像反映了一种暗黑生态学,敦促着我们重新思考人类文明所维护的传统知识型。人类是否有能力掌握地质的深层时间与技术的加速发展?我们对其所使用的操控手段是否就是在失败边缘?也许现在是时候对共存这一概念探讨新的认识方式,并在自我和他人、常态和异常、人类和非人类的关系中进行调和。

     

    徐昊旻

    《无本之木》

    3D 打印模型、颜料、定制电路、电子元件、LED 面板、网页、亚克力

    2022

     

    萨克尔在其著作《生物媒介》中指出,通过技术的调节,生物变得更加生物化;自然的实体化也在不同的基质上得以加强。而另一方面,技术过程中涌现出一种“自我”的超越,在生物学与自然的渗透下,亦超越了自然与技术的二元论,并学会与这个纠缠世界中的万物保持“与时俱进”。基于这种自然和技术环境之间的 "共生性 "愿景,《缠绕:生物/媒体》叙述了一则转变范式的现实寓言,寻求所有生命在共生中共融与共存的潜力,从而见证了每个共居者独特的自我性的涌现。

     

    参展的作品在展览的四个章节中逐步揭开面纱。自2022年7月至10月,新的章节公布于每月末。“缠绕:生物/媒介”作为一个"活"体,自行成长在CAC空间中。

     

     

    图片©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摄影:朱磊

     

     

    人工智能的兑现:解脱

    2021.11.12 – 2022.02.27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艺术家:采萨尔&洛伊丝(Cesar & Lois)、乌苏拉·达姆(Ursula Damm)、Interspecifics、赫莲娜·尼科诺尔(Helena Nikonole)、郑达

     

    策展人: 张尕

     

    开幕日:2021.11.12

     

    参观信息

    周三-周日 11:00-18:00

    门票:30元(每周三免费)

    *开幕当日免费开放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即将呈现新展“人工智能的兑现:解脱”。该展是“人工智能的兑现”策展框架下的第二部分,展示来自艺术家/艺术家组合采萨尔&洛伊丝、乌苏拉·达姆、Interspecifics、赫莲娜·尼科诺尔和郑达的作品。展览将于2021年11月12日至2022年2月27日期间展出。

     

    当回答“机器能思考吗?”这个问题时,英国数学家、人工智能鼻祖艾伦·图灵(Alan Turing)在其1950年的论文《计算机械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提出了其广为所知的“模仿游戏”(又称图灵测试)一说作为对自己提问的反驳,他写道:“我认为,最初的问题——‘机器能思考吗?’——并没有意义且不值得讨论。”相反,图灵认为,“在50年之内,我们有可能为容量多达十亿信息位的计算机编写程序,使其能够很好地进行模仿游戏,以至于一个普通的测试者在5分钟的测试中所做出的身份识别正确率不会超过70%。”[1] 之后,美国哲学家丹尼尔·丹内特(Daniel Dennett)在其文章《机器能否思考》(Can Machines Think)中就图灵所言推断说,“图灵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便人们满可以认为他是这样想的)即思考就必须像人一样去思考……男人和女人,以及计算机,都可能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但他肯定这样想过:如果(one)能够以自己特有的风格进行思考,且足以模仿一个有思想的男人或女人,那么(one)【他/她/它 - 编注】肯定真的很会思考。”[2]

     

    新展作为第一部分“人工智能的兑现:卑弃” 之延续,以另一种叙事解读了图灵测试及其含义,从而点缀出人工智能的救赎。展览想象了一个从以人类尺度所预设的的智能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并将机器智能视为在另一种量级上,有着不同于人类主体性的、具有能动力的存在。展览将由此展现艺术家是如何想象以这样的人工智能来探索一个拥有宇宙政治意识的生态环境,以及一个处于共同体中的,共生的后人类前景。

     

    展览以艺术家团体Interspecifics五件不同纬度的作品拉开序幕,浸润于一种人类与非人类、算法与细菌、宇宙与本土性纠缠的活力之中。

     

    《虚拟典章_创生》(Codex Virtualis_Genesis)是《虚拟典章》四部曲的第一个化身,标志着艺术家集体 Interspecifics 迈步另一个诡异的推测领域的最新尝试,而他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始于创作《推测性交流》过程中进行的多年研究。本次展览也呈现了《推测性交流》(Speculative Communications)的全貌。作品兼具诗意与精密的技术,如胚胎般新兴,生物学与神经网络结合于其中,一种混合的生命形式因此超越了脆弱的意志,通过艺术家对美学的探究而诞生。这一雄心勃勃的项目旨在为作品中的一个生命体输送复原力与活力,并在最后一部分《虚拟典章_生命》(Codex Virtualis_Life)之中"看到它虚拟地存活"。《虚拟典章》为“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研究所”(SETI)的艺术家驻留项目与林茨电子艺术节联合策划的SETIxAI艺术驻留成果。

     

    《虚拟典章 _ 创生》, Interspecifics,2021 © 艺术家

     

    《推测性交流》, Interspecifics,2017-2020 © 艺术家,摄影:Thomas Bruns

     

    三个声音装置横贯第一个展厅,立体地演奏出另类世界的混音,却又自成一体般地和谐。《地球合奏》(Terrestrial Ensemble)中,四组鼓槌敲击着四个特波纳兹特利鼓(Teponaztles),它们伴随着国家地震系统的信息发生振动。地质残留物和地震节律为Interspecific的视野带来了古老技术与当下数据的交融。《Aire v.3》与《循环渐变电台》(Recurrent Morphing Radio)中的噪音最终占据了主导,唤起社会政治维度的思考。

     

    《地球合奏》, Interspecifics,2018 © 艺术家

     

    《Aire v.3》, Interspecifics,2020-2021 © 艺术家

     

    《循环渐变电台》, Interspecifics,2020 © 艺术家

     

    《微- 节奏》, Interspecifics,2016,麦德林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现场 © 艺术家

     

    艺术家组合采萨尔&洛伊丝着手探索一个从大自然的不同时间尺度中学习的人工智能系统,它的运作脱离了人工智能拟人作态的尴尬。动态装置《异时周期》(Allochronic Cycles)也"使用时间预测来预测未来的大气碳水平"。

     

    《异时周期》,采萨尔&洛伊丝,2018,装置 © 艺术家

     

    《鸟之语》(Bird Language)中,一个神经网络被启动,用以训练夜莺的声音,让建立非人类主体间的沟通成为可能。这种超越物种鸿沟的认知延伸为物种间的理解带来了希望,鼓励多个主体共存和共同进化的合作。

     

    《鸟之语》, 赫莲娜·尼科诺尔,2020 © 艺术家

     

    与其说乌苏拉·达姆的装置作品《膜》(Membrane)是强迫人工智能模仿一种"现实",不如说是一种动态中的权力平衡,其结果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视觉游戏,人类和人工智能因此紧密连结,互相吸引。

     

    《膜》 , 乌苏拉·达姆,2019, “缠绕的现实”展出现场© 艺术家,摄像:Franz Wamhof

     

    郑达大胆地将他的身体交付于机器的想象。艺术家会在自己身上绑上各种传感器,将身体信息和其周围的环境数据传输至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的程序。LOW-AI BOX既是艺术家的身体,也是人工智能背书的艺术想象力的无尽来源。

     

    《肉身机器》,郑达,2021,AI机器装置 © 艺术家

     

    展览还将伴随一个延展性阅读以及作品图录,以历史和当前关于人工智能的批判性的反思文献来阐述策展理念和相关的作品。

     

    //////
    1.https://academic.oup.com/mind/article/LIX/236/433/986238, 5/3/2021
    2.http://www.nyu.edu/gsas/dept/philo/courses/mindsandmachines/Papers/dennettcanmach.pdf

    //////

     

    Fun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Relief Fund for Organisations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 2021 
    of the German Federal Foreign Office, the Goethe-Institut and other partners. goethe.de/relief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