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ink | 超越编码(下)

Beyond Encoding: A Critical Look at the Terminology of Text Graphics (II)

 

作者 / Anders Carlsson

译者 / 周蓬岸

编辑 / 毕昕

 

原文发表于芬兰媒体艺术学术期刊WinderScreen,阅读地址:

http://widerscreen.fi/numerot/2017-1-2/beyond-encoding-a-critical-look-at-the-terminology-of-text-graphics/

 

本期文章选自We=Link相关文献连载系列的投稿之中。投稿作为连载系列的开放环节,具体参与方式请见文末。欢迎相关作者与研究者踊跃投稿!

 

 

ANSI艺术(ANSI Art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ANSI和ASCII艺术之间的主要区别是ANSI使用了颜色。ANSI和ASCII使用了相同的字体、字符映射表、工具和分辨率,但ANSI艺术可以使用两种颜色:每一个字符都可以分别设置一种背景色和一种前景色。

在Amiga电脑上,颜色通常用来为传统的基于线条的ASCII艺术作品上色,这类作品有时被称作Amiga ANSI。而PC平台的艺术家们则利用阴影字符█、▓、▒和░开发出一种独特的风格。ANSI艺术对阴影字符的关注,使其在视觉上更接近于像素图像,特别是在使用较高分辨率时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因此ANSI艺术常常被误认为是像素图像的一种形式而非文本图像。

 

图 4. ANSI作品,来自于Judas/Blocktronics (2015)

 
在台湾,基于文本的热门电子公告牌PTT上存在着一个繁荣的ANSI艺术圈子。PTT是全世界访问量第860名的网站,并且大量使用了ANSI图形。它使用的中文字符映射表相比西文编码来说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方块;也因此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学:它不再关注于阴影字符,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全部由彩色方块组成的几何形状上,就像下面jacky90527和其他人的作品所表现的那样。
 

图 5. 中文ANSI

上图:jacky90527制作的PTT登陆界面。下图:未署名作者于2013年的作品。

 

PETSCII艺术(PETSCII Art

PETSCII是Commodore为其8-bit电脑如PET系列和Commodore 64开发的字符集。今天,PETSCII艺术通常是指使用Commodore 64内置字体所制作的图形。这一字体包含了大量半图形化字符,如圆形、方块和三角形等等,使其可以使用与ANSI艺术相似的方式创建网格马赛克。
 
与ASCII和ANSI不同,PETSCII艺术并未被其所属圈子作为一种单独的创作发布。直到2010年代早期,PETSCII在网络上也只有零星的记录;直到2013年之后,人们对PETSCII的兴趣才开始增加。利用现代电脑制作PETSCII的程序可以将图像作品保存为常用的图形文件格式,而不仅仅是针对Commodore 64的专用格式。
 
这些技术条件的成熟扩大了人们将PETSCII作为一种创意媒体的兴趣,就像更加脱离技术本身而成为某种亚文化规范的ASCII和ANSI那样。在一些大众的观念中,PETSCII图形是一组通过GIF动画展示的、利用网格组织的字体。而在另一边的Commodore 64圈子中,关于什么是“真正的PETSCII”的讨论仍在继续。[5]
 

图 6. PETSCII作品,来自于Raquel Meyers (2015)

 

图 7. PETSCII作品,来自于Redcrab (2014)

 

Unicode艺术 

Unicode的UTF-8和UTF-16系统被今天大多数的操作系统、平台和网站所使用。以9.0版为例,Unicode涵盖了超过12万8千个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书写和符号系统的字符。对于像来自于日本这样有着若干互不兼容编码标准国家的艺术家来说,Unicode作为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广受欢迎[6]。但即使如此,人们也很少讨论“Unicode艺术”。ASCII艺术或是AA在日本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关于Unicode艺术的讨论就更加罕见了。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西方的文本图形早在Unicode成为主流之前就已广泛流行,而Unicode则缺乏对于这些传统的支持 [7]。

实际上几乎没有迹象表明Unicode艺术会取代ASCII艺术成为西方世界中文本图形流行的统称。但也许未来的ASCII和PETSCII艺术家们可能会使用Unicode艺术来描述“另外一类”非传统的文本图形;那些需要更多字符、颜色、矢量图形和Unicode功能的作品:如日文ASCII艺术、中文ANSI艺术、Twitter艺术、颜文字艺术及“修饰符”(Glitchr)这类实验性的文本艺术。

 

 结语 

正如前文所述,文本图形的分类是文化、亚文化、地域及技术的复杂融合。在多数场合下,文本图形是以像PETSCII、ANSI和Teletext这样的编码格式命名的,即使它们的关键特征是低分辨率的字体和标志性的半图形字符。
 
其他的分类方式则基于它们所使用的字符。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当ASCII艺术家们使用数字及字母进行创作,并主要专注于线条而不是方块时,无论是大众文化或是特定的爱好者圈子通常都认为这些作品是ASCII艺术。但是同样的,当东方或西方的ASCII艺术家们专注于几何图形或方块字符而不是字母、数字和线条时,情况则变得更加复杂。在创作社区圈内使用了一系列模糊的技术及美学概念对其进行分类。而在流行文化中这些作品在没有更恰当的词汇描述的情况下甚至被称作像素艺术。这种风格也被称作是“基于色调的(tone-based)”以区别于“基于结构的(structure-based)”(Xu, Zhang & Wong 2010)。
 
在此我建议使用文本马赛克这一概念来描述这些作品。作为一种美学概念,我发现将使用方块元素为主的作品归为一类是非常有用的,这其中包括了一系列文本图形作品,它们技术上可能来自于ASCII、ANSI、PETSCII、Unicode、Shift-JIS、电传打字机及1980年代许多不同类型的8位电脑。这些作品较少涉及字母、数字和制表符,取而代之的是它们专注于块状元素如█、▖、和 ▙,几何图形如◢或●,以及ANSI艺术中的阴影字符▓、▒和░。文本马赛克使用了与ASCII艺术相同的基础材料,但却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点,在视觉上类似于瓷砖马赛克、古代编织或针织工艺品,以及1960年代极简主义的绘画作品。因此,相比通常的排印作品,它建立了新的历史、文化与美学连结。[8]
 
 

图 8. 文本马赛克的例子,第一幅Shift-JIS作品来自于asciiart (2010),第二幅ASCII作品来自于Irokos (2017)

 

在这篇论文中,“文本图形”被用作一个总括术语来描述ASCII艺术、文本马赛克和相关的现象。避免使用“艺术”一词则是考虑到文本图形在历史上相比艺术而言,其与工艺有着更紧密的关系。其中的一个原因则是其参与者——从早期的印刷装饰、到打字机作品乃至近年来的场景艺术——都更加强调角色的技能和手工而不是思想、概念和环境。

希望这些概念和文本图形的模型能够帮助未来的研究者,更好的将材料、历史、美学和文化结合起来。

 

参考资料 

所有链接验证于2017年6月14日
Carlsson, Anders, and A. Bill Miller. 2012. “Future Potentials for ASCII Art.” Future Potentials for ASCII art
Danet, Brenda. 2003. “Pixel Patchwork: ‘Quilting in Time’ Online.” Textile 1(2): 118–43.
Whistler, Ken, Mark Davis, and Asmus Freytag. 2008. “Unicode Technical Report #17: Unicode Character Encoding Model.” Unicode Character Encoding Model
Xu, Xuemiao, Linling Zhang, and Tsien-Tin Wong. 2010. “Structure-based ASCII Art.”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SIGGRAPH 2010 issue), 29 (4): 52:1–9.

 

 

注释 

[5] “If you can print it, it’s PETSCII”是2013年Plain PETSCII Graphics Competition比赛的口号,这场比赛限制了可以使用的字符的范围。
[6] 日本同时使用几种不兼容的编码标准,如JIS,Shift-JIS,Unicode和EUC,且没有事实上的标准编码。
[7] Unicode 并不包含一些来自于 PETSCII, MouseText, Videotex, Teletext, ATASCII, Amiga ASCII, SharpSCII的字符
[8] 可以参考Danet (2003)将互联网中继聊天(IRC)中的文本图形与传统的针织工艺联系起来的文章

 

 

关于作者

周蓬岸,软件工程师,复古计算(Retrocomputing)及相关文化现象的研究者和传播者,“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站长。他希望能够通过写作、翻译和线上内容的创作,促进中国科技文化社区与世界的连接,在补全中文社区中“被遗忘的电脑发展史”的同时,也为了能够给“后PC时代”语境中的爱好者们一些有意义的启发。

想要探索更多关于网络艺术的知识与讨论?

《We=Link》项目将不止于一场线上呈现,CAC将梳理网络艺术脉络,探寻网络艺术的特性,分享自90年代至今的网络艺术创作、线上艺术行动与展览。同时也欢迎相关主题的作者、研究员投稿,请将150-200字文章摘要以及个人简历发送至

media@chronusartcen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