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拉格迪:西西弗之声|切片

展期:2015.6.21-7.19

开幕:2015.6.20 下午5-7点

艺术家讲座:2015.6.20 下午3点至4点半

地点: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将举办名为“西西弗之声|切片”的美国艺术家乔治·拉格迪(George Legrady)的个展。

“西西弗之声|切片”由“西西弗之声”和“切片”两件作品构成,它们皆利用整合算法的过程作为一种实现数据视听化的方式,以此创造新的美学表现形式和社会文化叙事经验。“西西弗之声”在将抽样数据进行由图像到声音的转化的过程中提出并质疑了一种通过模拟联觉模型实现的两种媒介之间的美学同等转化的可能性。“切片”则呈现图像从一个具象的可辨认的状态到一个抽象的不可辨认的状态之间的转变运动,深入观者对图像的感知体验,并审视带有文化标识的意义之构建及可被解构的方式。

作品的重复和循环的特征让人想起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受诸神惩罚日复一日将一块巨石推至山顶后又望着它滚滚落回山脚的两难困境,而它们随着参数值波动的实验性本质使得其在预置的系统参数内产生变化,让史诗般的循环中不停诞生出新的主题的变奏,赋予感知及美学经验广阔的空间和持续的流动性。

“西西弗之声” 

2013|乔治·拉格迪|多媒体装置|尺寸可变

图像分析——乔治·拉格迪

声音及空间化软件开发——瑞恩·麦基

声音合成软件开发——约书亚·狄金森

“西西弗之声”是一件携有四声道空间化声音装置的多媒体投影作品。它在一张黑白照片上通过计算机程序将图像的不同区域整合到一起并同时转化成声音,由此生成持续变化的组合。

“西西弗之声”是以时间为基础对单幅照片所进行的研究。它实现了一个连续的表演性的声像组合。这个多媒体装置以四声道大型影院投影的方式呈现,其声音通过安装在展览空间四个角落里的音箱输出而被空间化,声音内容的创作是对经由像素集群取样得来的照片视觉区域进行分析,计算机软件“读取”这些图像区域并以每秒30帧的速度对它们进行四种方式的转译:1)静止的 2)平稳的扫描 3)长方形的划分以及 4)图像中的兴趣区域如人脸、人群、窗户、玻璃杯、线条、镜子、植物、装饰物等。

“西西弗之声”曾在洛杉矶爱德华·塞拉画廊(Edward Cella Gallery, Los Angeles)(2011)、柏林Nature Morte画廊、以及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艺术+科技中心的展览“视与听”(“Sights & Sound”,Beall Center for Art + Technology, UC Irvine)(2013)展出。

“切片”

2011|乔治· 拉格迪 |定制软件动画|3840x1080像素|图像尺寸可变

视觉软件制作:YUN Teng

“切片”将8张拍摄于正式社交场合的黑白和彩色照片反复地切割成原图的一半,直至缩减成抽象的视觉薄片使得其图像无法再辨认。一旦达到这个抽象的状态,这些切片将会系统化地重组,尺寸增倍进而形成不同的图像。

该序列共由八张图像构成,其中每个图像分别以四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编码。这导致观者每隔一张照片才能感受到颜色变化。同种颜色的图像间的转变难以察觉,而当下一个不同的颜色出现时,观者才瞬间意识到“变化正在发生”。软件在八张不同图像间循环并实时生成视觉动画,大致以二十分钟为一个周期。

该作品是关于两个状态之间的转变——从一个照片细节清晰辨识的状态转变为一个由于图像被切割过薄而导致的抽象不可辨识的状态,接着又将返回照片细节可被感知辨认的状态。

作品中选取的图像带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可追溯到1960年代法国电影,如1960年代由新浪潮导演阿兰·雷乃(Alain Resnais)以及法国新小说作家阿兰·罗布-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创作的戏剧化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该作品受到的另一个影响是保加利亚/法国语言学家茨维坦?托多罗夫(Tvestan Todorov)的写作,他将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之间的过渡形容为叙事的最基本的形式。同时还有OULIPO文学实验团体中的法国作家雷蒙?格诺(Raymond Queneau),他的“风格实验”以不同的风格样式来反复叙述一个故事,以此来探究复述的过程如何产生出人意料的意义的共鸣。

关于艺术家 

乔治·拉格迪是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艺术工程媒体艺术与科技研博士课程主任、实验性可视化实验室的主任,以及工程学院和人文与美术学院的数字媒体教授。身为国际知名的学者与媒体艺术家,拉格迪是互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先驱。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在用数据处理方式得出交叉文化内容的一系列观念立场的基础上,创造数字媒体互动装置,为这一领域作出贡献。拉格迪目前的研究涉及数据可视化、机器人计算机合成摄影与数字影像民族志。他的基于计算的装置在世界各地展出,从美术馆、画廊、非常规性空间、学术会议到公共委约等。他还获得创意资本基金会(Creative Capital Foundation)、丹尼尔·朗格卢瓦艺术与科技基金会(the Daniel Langlois Foundation for the A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加拿大文化艺术理事会(the Canada Council)、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等设立的多个奖项。

拉格迪的作品在国际各地展出,其中包括香港(2014)、巴西圣保罗(2012)、温哥华奥运会(2010)、波兰波茨南(2010)、德国汉诺威阿勒斯基金会(Ahlers Foundation, Hannover)(2008)、台北当代艺术博物馆(2007)、华盛顿特区国家科学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Washington DC)(2007)、法兰克福交流博物馆(Frankfurt Museum of Communication)(2006)、洛杉矶特里克画廊(Telic Gallery, Los Angeles) (2006)、马德里ARCO艺术博览会的黑暗盒子06项目(BlackBox 06 at ARCO, Madrid) (2006)、曼彻斯特Cornerhouse画廊(2005)、芬兰赫尔辛基奇亚斯玛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iasma, Helsinki, Finland) (2004)、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 in Linz,  Austria) (2003)、鹿特丹荷兰电子艺术节(DEAF03, Rotterdam, Netherlands) (2003)、圣弗朗西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2002)、蓬皮杜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 (2001), 并曾在加拿大国家画廊(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及加拿大当代摄影博物馆(Canadia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举办过一次回顾性展览 (1997)。

他的作品由洛杉矶爱德华·塞拉画廊(Edward Cella Gallery)以及多伦多的帕里·纳迪米画廊(Pari Nadimi Gallery)代理。http://www.georgelegrady.com.

关于系列展

“西西弗之声|切片”是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主办的屏幕作品系列展的第三个展览。此次系列展由CAC学术指导张尕策划,通过7位国际艺术家各自为期一个月的投影作品系列个展,审视艺术家自创的动态声像生成系统、有违现有网络传输协议的实时图像、不拘于常规的动画手法以及对时髦的社会性题材的疏离。系列展所呈现的艺术家通常会使用不同于流行的录像语言的算法逻辑进行创作——录像艺术往往依赖影像软件所预设的效果和剪辑规则来创作内容和操控视觉 ——从而干扰、颠覆了内在于图像生产中制作叙事和构建意义的影像工具和手段的经济学与意识形态。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见诸于1920年代瓦特·互特曼(Walter Ruttmann), 丹泽可·费托夫(Dziga Vertov) 的先锋实验,以及20世纪中叶以麦克·斯诺(Michael Snow), 沃舒卡夫妇(The Vasulkas)和白南准(Nam June Paik)等的经典作品为代表的媒体艺术的丰富传统延续于数字当代,他们发展出一种超越录像艺术既有形态的新的美学感知,打开了得以想象宇宙的宏大抑或日常的平实之个性化的感知空间的新的可能性。

系列展参展艺术家:

迈克尔·华金·格雷(Michael Joaquin Grey)

沃夫冈·斯蒂勒(Wolfgang Staehle)

乔治· 拉格迪(George Legrady)

马丽娜·朱可夫(Marina Zurkow)

卡西·瑞斯(Casey Reas)

吉姆·坎贝尔(Jim Campbell)

阿尔与阿尔(AL and AL)

展览记录:

 

“大航海”是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作为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媒体艺术合作伙伴机构发展出的一个系列网上平行项目——“电子世界的民谣”的第二个展览。“电子世界的民谣”将中国馆“民间未来”的构思推向虚拟空间,并通过这个窗口,让民间的希望和潜力,尤其是新生代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新技术、批判性地反思新技术的张力得以体现。

艺术家郭熙、张健伶带领我们循着电子世界的轨迹去经历一趟史诗般的“大航海”,跨越地球,航行于陆海之间,以数不清的词章、图像、物件再造想象之预言,使看似琐碎平凡的日志堆积成情感与记忆的浓厚沉淀,可供下载分享,抑或打包邮寄。

大航海日志

2015|郭熙&张健伶|文本与图像

展期:2015.6.8-7.7

进入项目

正当西奥·安哲罗普洛斯与托尼诺·格拉讨论新剧本时,一个礼物送到了,是杰阿柯莫·曼祖的女儿寄来的尤利西斯雕刻头像。安哲罗普洛斯从信里得知,“曼祖最后的心愿是刻画出尤利西斯的凝视,因为他相信这束凝视容纳了人类的全部经验”。这束目光同样来自雾海中的浪游者,独自凝视着环绕他的地平线与闪着微光的存在体验。2015年3-5月,“大航海”的环球航行追索巴斯·简·阿德尔与亚瑟·克拉凡的感性历程与神秘失踪,搜寻消逝的凝视和只身启程的背影,他们都曾试图接近一种可触可及的无限并消失在海中,而海平面会升高一厘米吗?

“大航海”在八十六天的旅程中见证十二个预言,并将物证带回“已知的大陆”。预言不仅折射了通往主题的种种潜在路径,而且作为索引,牵扯出无限的文本与无尽的阅读。本次在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展出的航海日志中,两位艺术家开始道出一千个角色的故事,它们如同藤蔓般盘踞在预言内外,与艺术家共同见证一路不思议。在未来的系列展览中,他们将依次打开一千个角色各自拥有的邮包,而这些角色的记忆将在图像-物证-文本的星群中被唤醒。

“大航海”创作计划由杭州非盈利艺术机构想像力学实验室提供支持。

关于艺术家

郭熙

1988年生于江苏盐城,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毕业后作为驻留艺术家前往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驻馆两年,2015年获得纽约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郭熙关心人们面对和解读世界时所依赖的意识形态,不同意识形态相互叠合所产生的交集是非常坚固的,郭熙试图通过戏剧化的幽默来软化甚至是破坏一点这种坚固,让观者在惯常的生活中感到一丝荒谬与不安。他將艺术家的工作比喻成一种“穿刺”,艺术家用作品刺透意识形态的外壳,人们在这些穿刺后留下的针孔得以窥见“真相”。对于他来说,视觉形式是传递信息的承载物,他广泛采用装置、绘画、表演、雕塑、文本等形式尝试去寻找最为准确的传递方式。

张健伶

生于 1986 年,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现生活于上海。曾参与策划:红砖美术馆开馆展《太平广记》(2014);《一米剧场》,想象力学实验室,杭州(2013);《有限的知识》,香港城市大学(2013);《绿盒子 :重绘形貌-媒体现实的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杭州(2013);《存在的惊奇—青年影像时刻》,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12);《有限的知识》,中国美术学院,杭州(2012)等。

“电子世界的民谣”线上系列展展讯

沈莘:“工作的旋律——对你也许意味着更多”

2015.5.8-6.7
郭熙&张健伶:“大航海日志”
2015.6.8-7.7

苗颖:“手拿菜刀砍网线”
2015.7.8-8.7

王郁洋:“来-信”
2015.8.8-9.13

叶甫纳:“涂个指甲”
2015.9.14-10.16

林科:“来自电子世界的镜片”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将举办名为“电视塔”的德国艺术家沃夫冈·斯蒂勒(Wolfgang Staehle)的个展。

“电视塔”展示由两个相互映衬的影像作品,实时并持续地传输柏林电视塔外观和由电视塔内部向外拍摄的城市景观。柏林电视塔具有一个独特的文化、技术氛围,曾作为东柏林的标志和电子环形观察台监视着东西柏林,或有意为之或出于巧合,其指向不但超越了电视塔的符号本身,还是权力在历史、经济、军事层面上的投射。作为一种无尽止的录制中的机械与数字化的练习,“电视塔”只将未经修饰的技术的原貌暴露出来:一个镜头,一个机位,以及网络上实时积聚的图像。这一由网络传输系统从柏林带到上海的持续观看将整个电子图像的录制、传输及接收的过程批判性地置于含蓄而公开的审视之下。“电视塔”以纪念碑式的平淡,抹去了技术所通常蕴含的视觉景观的嚣张。它对电视塔的监控验证了技术的原始功能,为我们提供了人类永恒的一种象征性模式。

鉴于互联网所导致的技术与社会间的独特的共生作用,斯蒂勒的作品从现象学“此在”的角度入手,将自身纳入世界之中而非凌驾于其上,并揭示出主客体之间的某种积极关联1

“电视塔”    

数字记时摄影(实时影像直播) 

沃夫冈·斯蒂勒的“电视塔”最初创作于2001年,并于同年在纽约Postmasters画廊名为“2001”的展览中展出。它拍摄的是德国1960年代由德国民主共和党当局建造的标志性的柏林电视塔的上半部分景观。此次在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展出的柏林电视塔的实时影像选取了与2001年的“电视塔”版本视角相反的位置拍摄,并采用了更高的分辨率。它将与另外一个展示在电视塔内部的旋转餐厅中观看到的柏林城市景观的影像作品面对面以投影方式呈现。本次展览”电视塔“中的两个影像由艺术家与柏林的杨·格伯(Jan Gerber)和 阿斯慕斯·亚珀(Jaap)合作实现。

“电视塔”实时直播的延时图像序列以极其规律化的频率将图像从影像拍摄的层面剥离,而强调其绘画感。它以象征性俘获时间的方式使得我们能够精准地谋划自然(及建筑),以此创造一个一般录像未能提出的感知上的转变,从而重新调整了我们与真实之间的关系。每个连续性的时刻逐一取代前一个时刻,从而以一个不断更新的“当下”来替换消逝的图像2

注:

(1)http://www.johnmenick.com/writing/wolfgang-staehle

http://post.thing.net/node/683

(2)凯莉·戈尔登,“梦的投影”,《影院效应:幻觉、现实及移动图像》,赫胥豪恩博物馆(Hirshhorn Museum),展览出版物,2008。

关于艺术家

沃夫冈·斯蒂勒于1950年生于德国斯图加特。他曾就读于斯图加特自由艺术学校,并于1976年移居纽约,进入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攻读美术学士学位,期间师从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观念艺术)、马歇尔·布朗斯基(Marshall Blonsky)(符号学)、罗伯特·曼戈尔德(Robert Mangold)(绘画)、杰基·温莎(Jackie Winsor)(雕塑)、理查德·范·布伦(Richard Van Buren)(雕塑)、斯德姆·德·赫希(Storm De Hirsch)(实验电影)、托德·瓦特(Todd Watts)(摄影)、埃德·鲍斯(Ed Bowes)(视频)、阿尼娜·诺瑟(Anina Nosei)(艺术史)和珍妮·西格尔(Jeanne Siegel)(艺术史)等人。

20世纪80年代,在多个纽约及欧洲画廊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后,沃夫冈?斯蒂勒决定采用集体协作的工作形式,并于1991年创建了一家服务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的在线论坛——The Thing。初建之时的The Thing仅是一个BBS,即万维网出现之前,用于实现在线社区对话的一种电子公告形式。及至90年代末,The Thing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网络社区,拥有数十个成员网站、邮件列表、一个成功的网页服务商、一间位于切尔西的社区工作室,以及首个致力于网络艺术的网站——bbs.thing.net。

1996年,斯蒂勒开始创作一系列在线直播视频流。其中首个作品《帝国24/7》(Empire 24/7)对帝国大厦靠顶端三分之一的楼层作了不间断录制,并在网上直播。在《帝国24/7》之后,斯蒂勒通过在线录影,拍摄了其它一些建筑与城乡风光,例如:柏林电视塔、德国Comburg修道院、9·11前后的曼哈顿下城区,以及巴西亚马逊丛林的亚诺玛米(Yanomami)村庄。担任The Thing执行总监期间,斯蒂勒一直在持续拓展这一影像系列。

沃夫冈·斯蒂勒的作品由纽约Postmasters画廊代理。

关于系列展

“电视塔”是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主办的屏幕作品系列展的第二个展览。此次系列展由CAC学术指导张尕策划,通过7位国际艺术家各自为期一个月的投影作品系列个展,审视艺术家自创的动态声像生成系统、有违现有网络传输协议的实时图像、不拘于常规的动画手法以及对时髦的社会性题材的疏离。系列展所呈现的艺术家通常会使用不同于流行的录像语言的算法逻辑进行创作——录像艺术往往依赖影像软件所预设的效果和剪辑规则来创作内容和操控视觉 ——从而干扰、颠覆了内在于图像生产中制作叙事和构建意义的影像工具和手段的经济学与意识形态。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见诸于1920年代瓦特·互特曼(Walter Ruttmann), 丹泽可·费托夫(Dziga Vertov) 的先锋实验,以及20世纪中叶以麦克·斯诺(Michael Snow), 沃舒卡夫妇(The Vasulkas)和白南准(Nam June Paik)等的经典作品为代表的媒体艺术的丰富传统延续于数字当代,他们发展出一种超越录像艺术既有形态的新的美学感知,打开了得以想象宇宙的宏大抑或日常的平实之个性化的感知空间的新的可能性。

系列展参展艺术家:

迈克尔·华金·格雷 (Michael Joaquin Grey)

沃夫冈·斯蒂勒(Wolfgang Staehle)

乔治·拉格迪(George Legrady)

卡西·瑞斯(Casey Reas)

马丽娜·朱可夫(Marina Zurkow)

吉姆·坎贝尔(Jim Campbell)

阿尔与阿尔(AL and AL)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为您呈现沈莘项目“工作的旋律——对你也许意味着更多”。

进入现场直播(每天16:00-18:00)

 进入视屏纪录

“工作的旋律——对你也许意味着更多”是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作为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媒体艺术合作伙伴机构发展出的一个系列网上平行项目——“电子世界的民谣”之首展。“电子世界的民谣” 将中国馆“民间未来”的构思推向虚拟空间,并通过这个窗口,让民间的希望和潜力,尤其是新生代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新技术、批判性地反思新技术的张力得以体现。

沈莘将中国馆的内景实时传输至上海的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的空间,以一个残缺的全息avatar影像演出一场真假重叠的戏剧,叙述一段关于工作、劳作、身体、财富、阶级与死亡的鬼魅般的故事。

“工作的旋律——对你也许意味着更多”
2015|沈莘|装置,实时流媒体
声音制作-沈莘与奥利弗(Oliver)
动画制作-何家因
影像编辑-沈莘

“工作的旋律——对你也许意味着更多”采取多样的形式将物质与虚拟的各种特性接连起来。它包含了初音(Vocaloid)歌手奥利弗(Oliver)的一个持续16分钟的声音表演。奥利弗(Oliver)所演唱的内容引用了12首由表明过社会主义立场的诗人所作的诗歌,并对它们进行了编辑。在此,全息歌手演唱会的野心,无论经济层面抑或图像式的,均被缩化为投影中对奥利弗(Oliver)二维身体的描绘,即一个平展的全息图片所呈现的人物的构造过程,静止并存在于动态之前。现场摄像头、信号回馈构成的影像层次、难以辨别的字句、实体空间和线接耳机中的发声,以及嵌入iPad中的应用程序一起编辑着一个策谋,在其中他们试图成为自身的代理者。

由曾经一度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宣扬者所书写的字句被物化在声音与影像的不忠与虚伪内部。通过它们流动的形态,在上海和威尼斯两地,拓扑式地存在于真实的有关艺术、艺术、艺术的生产地。发声彻底,同时又含糊的字句,在提炼出的感官(有关文字、图像和声音)结构中,形成了有瑕疵的听、看、读的方式。这些瑕疵流动传播着“御宅”(Otaku)的剩余价值,即集体为公共舞台不可避免的消逝所做的努力,呈现出“御宅”(Otaku)作为另类价值的美学特性及其十分冒失的平展姿态,并让流动性、合成器与曾经的社会主义生态形式平行。

关于艺术家
沈莘(1990年,成都)2014年获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艺术硕士,现生活工作于英国与中国。沈莘曾参加“彭博新当代2014”巡展,在利物浦的世界博物馆、伦敦的ICA和康沃尔的Newlyn艺术画廊展出作品。她同时也是2015年“CAC中国艺术家学术奖金”获得者。在其创作实践中, 沈莘探索着艺术家在社会中所处位置,创作以录像和电影为主, 同时也运用虚拟的现实和人物、公共提案、交流界面(如表意符号)、个人出版、线上数据库、旅游景点以及活动组织等展开实践。

“电子世界的民谣”参展艺术家
沈莘
郭熙 张健伶
苗颖
王郁洋
叶甫纳
林科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带来名为“我的化石库”的美国艺术家迈克尔·华金·格雷(Michael Joaquin Grey)个展。

“我的化石库”由三件紧密关联并彼此共鸣的影像作品构成,它展现了一个向着太阳系中心进发的壮丽视听史诗。这是一个为保存数百年来以媒体物器及科技发明为形态的文化遗产的旅程。此等文明遗物体现了当代以技术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之无限的创造性以及其与生俱来的的短暂性和易弃性。作品逐步展开了以神话为灵感而构思的、富有教育意蕴的三段结构,即“观察(前博物馆)、收集(博物馆)、保存(后博物馆)”。艺术家所发展出的这一三部曲,见证了文明的生命力可突破历史及人类物种的局限,拓展至一个以宇宙时间为体量的未来。

此次展览中的大型墙面投影《太阳庇护所》是一个以个人与集体想象的太阳系模型的末世论之作。它从格雷最初于2005年所做的的宇宙可视化引擎“So What Moon Calendar”演变而来。作为一个生成的3D环境,《太阳庇护所》是一个计算机影院,其中的声音是由艺术家的空间词集生成,以创造太阳、月亮、地球和太阳系的其他部分。这一动画受玛雅日历周期所预言的行将来临的末日所启发,是一次临近终极抑或是前往新文明的旅行。旅行先到达太阳中心,再折返穿越不同的行星来到小行星带的边缘。这些行星和天体由人类文明记忆中的声音、歌曲和演讲所驱动。二十世纪末期的这些声音遗迹引领我们穿越银河到达一个社会与历史意识的界域。

在虚拟太阳系旅行的对面,两个65英寸高清显示器中旋转呈现的是《生态环境带》。《生态环境带》是始于 《太阳庇护所》中的首个位于火星之外的后博物馆收藏。这个不断变化的装置突显了一个以莫比乌斯带形式环绕的物的集合,一个源自文化记录的历史流。

《生态环境带》创建了一处庇佑所,一个新的观察和思考从印刷机诞生至今的媒体发展和集体神话的空间。通过将这些“媒体物”重置于一个3D虚拟外星环境之中,一个重新解读历史和物质文化所必要的距离和媒介得以产生。

这一环绕星群由超过一百件媒体历史中的物件组成,其中包括古腾堡印刷机、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话筒、灯泡、福特T型车、收音机、电视、原子弹、斯普特尼克人造卫星、怀特飞机、军用无人机、哈勃望远镜、电子显微镜、苹果手机、914施乐复印机、晶体管、登月舱、火星探测器、苹果第一代电脑、电脑、软盘、闪存和电子吉他。此物之集合捕捉到了后博物馆宇宙中的文化意识。

《原初之汤:第二次积聚》是一件实时计算作品。该作品是一个层次随时间推移而增长的持续媒体“化石库”,它创造了一个不断搅动、沉积的渗透“焦油场”。以作品观念的纯粹和形式的简练,我们得以步入原始涌现所带来的无尽的演变。

《太阳系空间词集2012》是对《太阳庇护所》中艺术家由声音生成的太阳系虚拟模型中物体的一次图像化呈现。这一计算机影院作品中的音乐和文本创造了太阳、行星和艺术家所构建的媒体文化宇宙学中的各个物件。

关于艺术家: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迈克尔·华金·格雷(1961年生于加州洛杉矶,现生活于旧金山和纽约)一直在研究复杂与自然系统中生命、语言与形态的发展,以及生命与非生命系统是如何兴起、成长、衰落。格雷的宇宙学试图捕捉、收集自然现象及文化中的关键时刻。格雷提请我们注意常常被当代社会所忽视的直接观察对学习的重要性。格雷的实践以一种社会雕塑的形式,从下至上地探索文明发展的起源以及教育模式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格雷作品在国际上的展览及收藏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纽约惠特尼美术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纽约当代艺术新美术馆(The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New York)、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 London)、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纽约当代艺术中心P.S.1(P.S. 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New York)、沃克艺术中心(Walker Art Center)、汉诺威艺术协会(Kunstverein Hannover)、布拉格DOX当代艺术中心(DOX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Prague)、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 Film Festival)、加州伯克利艺术博物馆(Berkeley Art Museum, California)、北京中国美术馆(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Beijing)、新艺术信托:泰特现代美术馆与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New Art Trust: TATE Modern, and the San Francisco Modern)。

格雷的作品曾以个展的方式在多地展出,包括伦敦的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纽约的芭芭拉·格拉德斯通画廊(Barbara Gladstone Gallery)、洛杉矶的里根计划(Regen Projects)、纽约P.S.1/现代艺术博物馆(由克劳斯·贝森巴赫 [Klaus Biesenbach]策划)、柏林绘画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由斯捷潘·韦贝尔曼[Stepan Weppelmann]策划)。

关于系列展:

“我的化石库” 是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主办的屏幕作品系列展首展。此次系列展由CAC学术指导张尕策划,通过7位国际艺术家各自为期一个月的投影作品系列个展,审视艺术家自创的动态声像生成系统、有违现有网络传输协议的实时图像、不拘于常规的动画手法以及对时髦的社会性题材的疏离。系列展所呈现的艺术家通常会使用不同于流行的录像语言的算法逻辑进行创作——录像艺术往往依赖影像软件所预设的效果和剪辑规则来创作内容和操控视觉 ——从而干扰,颠覆了内在于图像生产中制作叙事和构建意义的影像工具和手段的经济学与意识形态。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见诸于1920年代瓦特·互特曼(Walter Ruttmann), 丹泽可·费托夫(Dziga Vertov) 的先锋实验,以及20世纪中叶以麦克·斯诺(Michael Snow), 沃舒卡夫妇(The Vasulkas)和白南准(Nam June Paik)等的经典作品为代表的媒体艺术的丰富传统延续于数字当代,他们发展出一种超越录像艺术既有形态的新的美学感知,打开了得以想象宇宙的宏大抑或日常的平实之个性化的感知空间的新的可能性。

系列展参展艺术家:
迈克尔·华金·格雷 (Michael Joaquin Grey)
沃夫冈·斯蒂勒(Wolfgang Staehle)
乔治·拉格迪(George Legrady)
卡西·瑞斯(Casey Reas)
马丽娜·朱可夫(Marina Zurkow)
吉姆·坎贝尔(Jim Campbell)
阿尔与阿尔(AL and AL)

*艺术家迈克尔·华金·格雷将参加4月1日晚6时至8时的开幕式并于4月2日晚7时至8时在新时线艺术中心举办讲座。

媒体化场景设计

基于360度沉浸式媒体环境的工作坊
在本次工作坊中,托比亚斯·格瑞姆勒(Tobias Gremmler)将向学员们介绍构成沉浸式媒体环境的若干基本元素,以引导他们通过实际创作来认识“媒体化场景”及其可能性。我们可以将用户与某一个沉浸式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宽泛地想像成人类对其周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学习。亦如同于在真实空间中,这一过程往往首先依赖于视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就比如建立在视觉信息之上的空间感知,这一认知模型在虚拟环境中仍然是有效的。当然,沉浸式环境的建构并不仅限于对现实的模仿。数字媒体的非线性特质其实反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可能性:虚拟现实中,物体的向位或排序摆脱了物理法则,几何形态、透视以及位移也在抽象空间中具有了全新的条件,由此激发了对于空间环境建构的新的想像。创作媒体化场景,其实意味着成为空间设计师、影像内容编导,乃至光效设计师的集合体,来同时创建和操纵虚拟场景。

工作坊所涉及的4个模块:
—声音与空间:声音的可视化、图形化音序器;
—沉浸式世界:360度全景环境下的3维扫描与相册;
—运动美学:肢体动态的可视化;
—交互:媒体空间中的交互设计
在整个工作坊期间,学员将分别针对上述模块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创作。并且在每天的授课与辅导之后,不断优化各自的作品。
而在工作坊的最后两天,学员们将被要求在前几日的基础上,尝试发展出新的更具深度的概念,并将之实现为作品。
最终,分别从第一阶段4类模块的研习成果,以及最后两天再创作中所产生的优秀作品将会被挑选出来,进行为期3周左右的展览。

托比亚斯·格瑞姆勒(Tobias Gremmler)
格瑞姆勒目前是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的访问副教授,同时也是上海戏剧学院的客座教授。他从90年代早期就开始了自己作为媒体艺术家与设计师的职业生涯。他的作品曾在林滋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转译媒体艺术节(Transmediale),以及柏林Volksbühne剧场、香港文化中心等场所展出。他创造性地将媒体艺术及设计与诸如戏剧、音乐、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相融合。作为设计师,他为苹果公司、阿迪达斯、宝马、三星、施华洛世奇,以及索尼等公司提供数字设计解决方案。此外,他的出版物包括:《动态图像的网格》(Grids for the Dynamic Image),2003;《网络仿生学》(cyberBionic),2008;《 创新教育与动态媒体》(Creative Education and Dynamic Media),2014。
个人主页:www.syncon-d.com
教学与研究:www.syncon-d.com/hk

特别鸣谢:
邵志飞,胡介鸣,Christoph Bode,翟言,孙农林,张一帆

20141224125616_7968

成果展作品:

20141224124520_0625
1.《口口》施之慧、王志鹏

20141224124545_6718
2.《Trace》LCL(陈凯松、廖家昕、傅冬霆)

20141224124605_2656
3.《Mesh》梁永俊

20141224124636_5000
4.《Project_O》OSC(施政、能火)

20141224124654_0781
5.《OXOX》王子安

20141224124714_3906
6.《Mr.Lines》张雨

20141224124734_5312
7.《Evolution》王志昂